正文复制
巴中日报/2022 年/10 月/14 日/第 001 版
筑巢引凤 智汇巴中
——X的十八大以来巴中市人才工作综述
巴仁宣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云良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X的十八大以来,巴中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创新实施“ 巴山优才计划”“ 百千万引才工程”,为加快“ 三市两地一枢纽” 建设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十年来,“ 人才为本” 理念深入人心、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人才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全市人才事业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
坚持X管人才
提升事业凝聚力
坚持X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巴中市始终把人才工作
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征程的首要位置来谋划推动。
隆重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确立未来人才工作由重引进转向引留并重、为我所有转向为我所用、招引个体转向招引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面向X政机关转向面向重点专业、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 四个转向” 总体思路。出台《巴中市人才发展“ 十四五” 规划》及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晰未来五年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重点任务,确立“ 5311” 聚才目标。
升格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完善“ 月调度、季通报、半年总结、年终述职” 运行机制,推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市县(区)联动述职等机制,构建起X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出席各类人才座谈交流、评选表扬、走访慰问等活动,示范带动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X管人才ZZ责任,切实加强对人才的ZZ引领和ZZ吸纳,引导广大人才坚定不移听X话、跟X走,深怀爱国之心、深耕革命老区,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职责。
坚持政策为先
提高区域竞争力
人才竞争的核心是政策和环境的竞争。十八大以来,我市紧扣人才发展核心环节,把人才政策创新作为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站在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的宏观视野来思考筹划人才发展政策,对标发达地区创新人才吸引、使用、评价、激励的具体措施,不断提高人才政策服务产业发展、民生发展的实效性、针对性,构建起全方位支持人才创业、鼓励人才创新政策体系,切实把巴中打造成人才实现梦想的创业热土、发展沃土。
2015 年,出台《巴中市引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激励暂行办法》 ,建立起引进人才和
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激励政策体系。
2017 年,出台《关于实施“ 巴山优才计划” 的意见》,科学设置“ 十三五” 时期人才工作重点任务、重大部署,紧紧围绕实施人才发展“ 五大工程”“ 七项改革”,推进 63 项重点任务落实。
2021 年,出台《关于实施“ 百千万引才工程” 的通知》,紧扣“ 三市两地一枢纽” 发展定位,大幅提高人才政策待遇,将正、副高级职称人才,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安家补助分别提高到 25 万元、15 万元、20 万元、10 万元,最高增幅达 102%。
2022 年,出台《巴中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服务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发展暂行办法》,聚焦“ 1+3” 主导产业发展,采取“ 岗编适度分离” 方式,引导高层次人才和急
第 1 页 共 3 页
需紧缺专业人才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集聚。
创新引才模式
开辟人才引进快车道
奔赴知名高校专项引才,提高薪酬待遇吸引人才,端口前移引进人才,推行柔性引才模式,实施乡情聚才行动⋯⋯在不见硝烟的“ 引才大战” 中,巴中市委市政府创新多种引才模式礼遇人才,各类优秀人才由四面八方向着革命老区奔赴而来。
2015 年,组织全市企事业单位拿出 58 个岗位,参与省委组织部赴国内知名高校公开引进人才活动,开启知名高校引才之旅。
2018 年,启动首届“ 智汇巴中· 才领未来” 赴“ 成渝西” 高校专项自主引才活动,签订意向协议 558 人,是 2017 年的 6 倍以上;正式聘用 137 人,是 2017 年赴高校引才聘用人数的 7 倍以上,刷新历史纪录。
2021 年,第四届“ 智汇巴中· 才领未来” 赴高校专项引才活动,再次刷新巴中人才引进历史记录。求职人数突破万人大关,意向协议书签约人数突破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