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甘肃日报/2022 年/8 月/24 日/第 002 版要闻
南岔村发展的背后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X建引领帮扶村产业发展综述
新甘肃· 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梁龙
近日,通渭县碧玉镇南岔村标准化种植基地里,黄芪、马铃薯等各类农作物长势正旺。
南岔村的欣欣向荣,得益于定西市融媒体中心X建引领产业兴村的帮扶实践。
近年来,定西市融媒体中心X组积极引导驻村帮扶工作队围绕“ 帮什么、怎么帮” 深入走访调研,找出了发展滞后的“ 病根”,迅速打出了一套思想“ 换血”、帮扶“ 输血”、产业“ 造血”的组合拳。
思想“ 换血”,让村X组织成为发展产业“ 火车头”
“ 碧玉镇有的村蔬菜产业有起色,有的村种植金银花收益很好,南岔村有什么产业?” “ 南岔村海拔高、温差大、降水充沛,适宜种植什么?”
“ 大量土地撂荒,谁来种,怎么种?”
……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X组引导驻村帮扶工作队针对村“ 两委” 成员开展“ 头脑风暴”,着力推动村X组织提升发展能力。
“ 以前,真没想过地怎么种好的问题,总觉得土地撂荒和村干部关系不大。” 南岔村X支部书记李勇感慨地说,“ 驻村帮扶工作队让我明白了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 发动机’ ,是带领百姓致富的‘ 火车头’ 。”
如何让村X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产业发展?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指导下,村X
支部领办了通渭县碧玉聚民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
“ 合作社主营业务是农机社会化服务。” 李勇说,“ 有了农机,农民再也不愁种地了。”
帮扶“ 输血”,打造全生产链农机服务体系
望着南岔村成片的撂荒地和近千亩待耕的高标准农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杨晓军萌生了开
展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经营的大胆想法。
争取资金、考察市场、订购农机具⋯⋯产业帮扶的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去年以来,定西市融媒体中心X组累计支持资金 9 万元,协调争取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12.4 万元,并由帮扶工作队整合村集体资金 10.29 万元,购置拖拉机 2 台、配套农机具 13 台。
针对种地缺少劳动力的现状,村办合作社采取土地代耕托管方式,以市场价的一半收取农机
作业费,已为全村 20 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