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吉林日报/2025 年/1 月/20 日/第 008 版区域传真· 长春
笃行实干勇担当 奋勇争先善作为
在服务保障宽城高质量发展中书写“ 组工答卷”
——2024 年长春市宽城区组织工作综述
编者按
奋斗中送走岁月,实干中铸就辉煌。回望过去一年,一串串砥砺奋进的铿锵足印、一个个合
力攻坚的生动场景,见证了长春市宽城区组织工作的累累硕果。
2024 年,宽城区委组织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X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X的组织路线, 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宽城实践, 从需求处入手、问题处着力、矛盾处突破,坚持服务中心、公道正派、求真务实、创先争优,狠抓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等各项工作,为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组织工作亮点纷呈】
“ 六学联动” 推动X纪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科学用好职级政策,激发干部队伍整体活力
开展年轻干部“ 领题破题”,在实践历练中增强实干本领
“ 小班课”“ 短期课堂” 破解干部教育培训“ 工学”“ 供需” 矛盾创新推出“ 星期六幸福集市” 服务品牌,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社区分类划档、提质升级,破解“ 点亮面弱” 问题
推行“ 自治自管、国企接管、领办兜管” 公益物业模式,破解老旧散小区治理难题发放“ ZZ生日贺卡”“ 集享卡”,增强X员归属感
举办首届“ 聚才汇企” 人才合作交流会
构建 5 家新质“ 蓝领工匠” 工作室阵地集群
深学细悟、铸魂赋能
夯实“ X旗飘扬映初心” 的思想根基
思想校准航向,信仰汇聚力量。一年来,宽城区坚持以ZZ建设为统领,持续加强X的创新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广大X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着力夯实X员干部对X忠诚的思想根基。
“ 六学联动” 让X纪学习教育“ 见行” 更“ 见效”。紧盯目标要求和工作安排,制定印发《实施方案》 《区委常委班子工作安排》 《X纪学习教育清单》等系列文件,细化 5 方面 15 项具体任务,突出因材施学、分类施学,通过清单提示“ 导学”、以上率下“ 领学”、专题培训“ 助学”、线上平台“ 广学”、警示教育“ 促学”、服务中心“ 践学” 方式,推动各级X组织开展读书班 112次、理论中心组学习 163 次、集中研讨 143 次。以村书记违法违纪身边案例拍摄《“ 放贷书记”现形记》警示教育片,教育引导X员干部在深刻反思警醒中持续树牢底线意识、紧绷纪律之弦。
“ 小班课” 让干部教育培训“ 有新” 更“ 走心”。严格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 分两期开展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轮训, 全覆盖 309 名区管领导干部。在充分征求意见需求基础上,精准划定参训范围,精心设计培训课程,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干部群体,围绕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领导能力提升和经济、信访、安全等全区中心工作,创新推出每周五下午“ 小班课”“ 短期课堂” 培训形式,分级开展各类培训 11 期,教育覆盖 1600 余
第 1 页 共 5 页

人次,有效破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需求与课程设计不匹配的“ 供需矛盾” 和工作时间挤占学习时长的“ 工学矛盾”,让干部“ 不白来”、学到“ 真东西”,切实提升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
“ 红色矩阵” 让X员教育培训“ 有精” 更“ 有进”。坚持以实现基层X员集中培训常态化、日常教育规范化为目标,围绕X的创新理论、X建引领基层治理、X建工作实务等主题,分类举办基层X组织书记“ 干而论道” 培训班、基层X务干部“ 能力提升” 培训班,推动 230 余名基层干部进X校赋能培训。依托街道、社区X群服务中心、小区邻里中心等阵地,高标准、全覆盖建设 11 个街镇X校,与区委X校在培训对象、教育内容、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延伸互补、互联互动,补足X员教育覆盖面上的“ 薄弱点” 和“ 空白点”,形成X员教育“ 红色矩阵”。以胡殿才优秀事迹和社区书记为主题,分别拍摄制作形成《心意》 《什么是社区书记》两部X员教育片,在全区掀起学习热潮。
选贤任能、科学管理
锻造“ 千锤百炼始成钢” 的干部队伍
为政之要得人,兴业之本唯贤。一年来,宽城区始终坚持X管干部原则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围绕中心大局抓作风、强导向,优化“ 选育管用” 机制,以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着力锻造堪当高质量发展重任的执政骨干。
科学用好职级政策,激励干部实干担当。统筹用好职务职级两条晋升通道,注重加强通盘考虑。通过“ 总量控制、精准测算、动态调整”,对未来 10 年内职级职数出缺情况进行推演测算,实现“ 闲置” 职数合理分配、“ 静态” 职数“ 动态” 使用。将职级职数向基层一线和急难岗位倾斜,同等条件优先晋升,对年龄偏大、不适宜担任现职岗位的干部转任职级,让“ 晋升无门” 的干部有盼头、有劲头、有奔头。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低职高配”“ 不规范兼职” 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在同一岗位任职满 10 年以上干部通过转任职级、外部交流、内部轮岗等方式调整岗位,笃行实干动能进一步激发。
优化综合考核体系,精准聚焦考核靶心。突出抓好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坚持应纳尽纳、应合尽合,通过保留优化、整合归并等方式,将高质量发展考核与绩效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常态考核有机融合,统筹建立 1 个全区综合考核体系,组建 1 支综合考核队伍,统一考核时间,一次完成考核。精简优化考核指标,找准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减少过程性、工作性指标,切实解决指标泛滥、指标嵌套、分值膨胀的问题,进一步考准考实高质量发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