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海峡人才报/2025 年/1 月/15 日/第 004 版三明专版
才聚智汇地 风光无限好
——三明市 2024 年人才工作综述
一座城市的蓝图,五湖四海的英才是贡献智慧的执笔者。
2024 年,三明市新建科技创新重点企业、专家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市级以上人才平台
163 家,新增认定省级高层次人才 81 人、市级高层次人才 6700 余人,分别增长 34%、33.5%。柔性引才政策机制和特色做法在全省人才工作者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三明市清流县(氟新材料)被列入全省首批重点产业链特聘专家团试点范围。
引育成绩斐然,人才孕穗拔节。
这一年,三明市接续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和良好发展势头,深入贯彻落实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X管人才,深化产才融合,做优人才服务,人才认定、平台建设、资金补助等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各县、各单位抓人才工作的合力显著增强,全市人才工作迎头而上、争先进位。
筑巢培土 “ 凤凰” 来时有良栖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山区老区本来留才就难。有什么办法让市外的高端人才愿意投身三明建设?
三明给出的答案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为此,三明市打好“ 组合拳”,将引才重心从“ 全职” 转向“ 柔性”。打破地域、户籍、身份约束,通过对口合作、产才融合、引才返乡等多样方式借势借力,广纳人才之智汇聚三明。
按照“ 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在外地,创新成果、产业落地在三明” 的方式,实行飞地引才,取得良好成效。
在全市首个沪明人才飞地——生物医药产业中心(上海分站) ,集聚了上海 10 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和 200 余名研发人才,为三明本地企业提供项目技术服务,对接引进阿帕他胺等原料药、制剂项目,推动福建博悦高技术壁垒药物生产项目、上市许可持有人及药品经营平台建设项目落地明溪。
去年 3 月,名佑(福建)食品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在上海共建的“ 肉制品联合研发中心”,是三明市在上海高校内成立的首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通过驻沪“ 人才科创飞地”,名佑能够利用高校人才资源和科研力量,在肉制品研发、建立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营养水平检测分析等方面彰显新作为。
据统计,三明市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建立“ 飞地孵化器、研发机构、人才驿站”等人才飞地 35 家,推动人才项目对接服务全国广覆盖。
“ 人才飞地” 聚光成炬,本土引才平台也在同步推进建设。
在市内,三明学院,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与上海大学合作,诞生全市首家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三明转化医学研究院。2024 年,三明市依托该院申报入选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计划项目 7 个,居全省地市前列。
在医疗领域,上海名医下沉基层的“ 师带徒” 和专家义诊,也促进了科研、医疗等多领域人才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