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巴中日报/2024 年/1 月/19 日/第 004 版要闻
关于巴中市 2023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4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4 年 1 月 10 日在巴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巴中市财政局局长 何小兵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市 2023 年预算执行和 2024 年预算草案情况,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参会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 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3 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市委五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 稳、防、拼、创” 四字策略,专注聚焦发展、改善民生、守住底线“ 三件大事”,严格执行人大审议批准的预算,实施好加力提效积极财政政策,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全市经济整体恢复向好,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根据快报统计,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560,650 万元,增长 8.2%,其中:税收收入 237,935 万元、增长 17.8%,非税收入 322,715 万元、增长 2%。加上上级补助、一般债务转贷等收入,收入总计 4,565,560 万元。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 3,395,173 万元,增长 4.2%。加上上解上级、一般债务还本等支出,支出总计 4,241,965 万元。收入总计减去支出总计,加上年结转结余,年末结转结余 323,595万元,其中:部门国库集中支付结余 223,364 万元,财政结转结余 100,231 万元,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 1,120,116 万元,加上上级补助、专项债务转贷等收入,收入总计 2,154,730 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实现 1,452,047 万元,加上专项债务还本、调出资金等支出,支出总计 2,101,694 万元。收入总计减去支出总计,加上年结转结余,年末结转结余 53,036 万元,其中:部门国库集中支付结余 19,749 万元,财政结转结余 33,287 万元,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 29,311 万元,加上上级补助等收入,收入总计 29,493 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实现 8,284 万元,调出资金 20,420 万元,支出总计 28,704 万元,收入总计减去支出总计,加上年结转结余,年末结转结余 789 万元,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 564,501 万元,支出实现 484,992 万元,当年收支结余 79,509 万元。加上年结转结余,年末滚存结余 783,582 万元。
(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146,736 万元,增长 11%,其中:税收收入 72,538 万元,非税收入 74,198 万元。加上上级补助、一般债务转贷、调入资金等收入,收入总计 1,937,547 万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 694,570 万元,同口径增长 12.85%。加上补助下级、一般债务还本、一般债务转贷等支出,支出总计 1,753,919 万元。收入总计减去支出总计,加上年结转结余, 年末结转结余 183,628 万元, 其中: 部门国库集中支付结余 156,614 万元, 财政结转结余 27,014
第 1 页 共 9 页

万元,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2.政府性基金预算。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 116,030 万元,加上上级补助、专项债务转贷等收入,收入总计 763,740 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实现 217,398 万元,加上专项债务转贷等支出,支出总计 756,962 万元。收入总计减去支出总计,加上年结转结余,年末结转结余 6,778 万元,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 6,800 万元,加上上级补助等收入,收入总计 6,834 万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2,772 万元,调出资金 3,300 万元,转移性支出 33 万元,支出总计 6,105 万元。收入总计减去支出总计,加上年结转结余,年末结转结余 729万元,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 564,501 万元,支出实现 484,992 万元,当年收支结余 79,509 万元。加上年结转结余,年末滚存结余 783,582 万元。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按上级要求,从 2023 年起,县(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市级统筹,县(区)不再单独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三)巴中经开区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巴中经开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18,359 万元, 其中: 税收收入 11,386万元,非税收入 6,973 万元。加上上级补助、一般债务转贷等收入,收入总计 89,845 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 52,075 万元,加上上解上级、一般债务还本等支出,支出总计 87,846 万元。收入总计减去支出总计,加上年结转结余,年末结转结余 1,999 万元,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2.政府性基金预算。巴中经开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 47,850 万元,加上上级补助、专项债务转贷等收入,收入总计 245,213 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实现 127,307 万元,加上专项债务还本、调出资金等支出,支出总计 245,213 万元。全年收支平衡。
(四)文旅新区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文旅新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1,994 万元,增长 49.81%,其中:税收收入 1,685 万元,非税收入 309 万元。加上上级补助等收入,收入总计 15,049 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 12,190 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600 万元,支出总计 12,790 万元。收入总计减去支出总计,加上年结转结余,年末结转结余 2,259 万元,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2.政府性基金预算。文旅新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 20,589 万元,加上上级补助等收入,收入总计 70,844 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实现 65,693 万元,支出总计 65,693 万元。收入总计减去支出总计,加上年结转结余,年末结转结余 5,151 万元,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五)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情况
2022 年末,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 7,288,526 万元。2023 年地方政府债务增加 839,836 万元,当年偿还 123,971 万元,2023 年末债务余额 8,004,391 万元,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分债务类型看:全市一般债务余额 3,928,961 万元,专项债务余额 4,075,430 万元。分区域债务余额:市本级(含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1,725,278 万元、巴州区 1,279,645 万元、恩阳区 781,150 万元、通江县1,250,276 万元、南江县 1,212,148 万元、平昌县 1,755,894 万元。2023 年全市新增债务均为省级财政转贷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重点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文旅发展等方面。
二、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2023 年以来, 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围绕市委决策部署, 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认真落实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预算有关决议和市人大常委会预算执行情况审查意见,大力实施财政改革“ 三项行动” 和民生补短板工程,全面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效能和资金管理使用效益。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指导,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19 件、政协委员提案 28 件,回复率、反馈满意率均达 100%。
第 2 页 共 9 页

(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平稳向好恢复。全年到位中、省各类转移支付 339.96 亿元、增长 3.85%;到位财力性转移支付增量补助 11.59 亿元、增长 34%,增幅居全省市州第 2;到位欠发达县域托底性财力补助 1.25 亿元,全省占比 12.5%。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 18 亿元。深入实施财金互动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 1.8 万余户(次)中小微企业获得人民银行再贷款 37.49 亿元、增长 11%,补贴融资担保费用 1,000 万元、增长 59%。优化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政策,授予中小微企业采购合同金额 27.36 亿元。投入促进消费发展资金 3,800 万元, 支持举办 “ 十大促销” 等活动, 促进消费加快恢复。 争取新增政府债务限额 66.03亿元,同比增长 26.5%,推动米仓大道、黄石盘水库等 77 个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实施。
(二)科学统筹财政资源,聚力保障重大战略实施。投入 4.6 亿元,支持实施“ 工业强市、制造兴市” 战略。 整合产业资金 14.3 亿元, 撬动金融、 社会资金 80 亿元支持市 “ 1+3” 县区 “ 1+1”主导产业延链补链,促进华润希望小镇、国药太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建成投产。整合涉农资金 11.3 亿元推动乡村振兴。全市乡村振兴投入 82.66 亿元、增长 4.7%。投入 8.2 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止返贫兜底基金(资金),2023 年共使用 1,435 万元,惠及监测对象 2,949 户 8,600 人。加快弥补基础设施短板,投入 37 亿元支持苍巴高速、江家口水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18.14 亿元支持打好蓝天保卫战和开展土壤环境治理等。
(三) 不断加大民生投入, 持续强化民生兜底保障。 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71%,高于上年水平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拨付 44.51 亿元支持实施省 30 项和市 10 项民生实事。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投入 2.19 亿元支持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新增就业 3.45 万人。持续实施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减轻 5,000 余家企业缴费负担 8,323 万元,兑现 969 家市场主体稳岗返还资金 797.9 万元,惠及 1.99 万名职工。投入 59.15 亿元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政策,教育支出同比增长 1.8%。投入 1.7 亿元支持实施中小学校教室照明达标改造等项目,惠及学校 62所。投入 40.3 亿元推进医疗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完善医疗救助市级统筹资金管理办法。投入 9.45亿元保障低保、特困、孤儿等困难群体生活,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 8.8%、1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完成市级统筹,归集基金 6 亿元,全额代缴 12.43 万名困难群众基本养老保险费。
(四)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深入实施财政安全运行能力提升行动,健全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体系。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市级部门预算年初到位率由 50%提高到 85%,硬化年初预算执行。坚持政府机关“ 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和“ 三公” 经费规模。加强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扎实开展重点支出绩效评价,完成 22 个省级点位和市级 8 个财政政策、12 个重点专项、21 个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调整优化低效闲置资金 2,500 万元。全市评审项目 946 个,送审金额 115.21 亿元,审减率 11.72%。全市政府采购预算 30.83 亿元,实际完成
29.83 亿元,节约 1 亿元。严格财政暂付款管理,完成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清理。深入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改革,集中清理核销财政纸质票据,实现财政票据使用单位电子票据全覆盖。
(五)持续加强风险防范化解,保障财政安全高效运行。加强“ 三保” 预算编制、执行管理和动态监测,兜牢兜实“ 三保” 支出底线,全年未发生一起“ 三保” 风险事件。建立财政运行动态监测机制,定期监测分析财政运行情况,确保基层财政安全运行。深化债务风险等级降级行动,建立完善偿债备付金制度,全年偿还政府法定债务本息 125.02 亿元,有效缓释即期债务本息偿付风险。落实“ 四个一批” 措施,推动“ 三个转化”,探索“ 债转股” 化债模式,全面清核存量国有资产资源,分类盘活利用,化解存量债务 60.04 亿元。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推动形成财政监督合力,聚焦基层“ 三保” 等重点领域,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整改问题 55 个,涉及资金 9.37 亿元。加强法治财政建设,将普法学法融入“ 会前学法” 等,完善资金政策审批前置合法合规性审查制度,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及时公开财政政策、预决算和重大民生支出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收支数据为快报统计数据,年终结算办理过程可能有所变动,届时按程
序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重点支出方面的投入统计,部分项目存在归类口径交叉。
第 3 页 共 9 页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外部风险挑战增多,减收压力还将延续;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人均财力水平仍然偏低;收入质量不高,刚性支出有增无减,财政平衡压力增大;财会监督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绩效管理及结果运用还需深化,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高;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压力仍然较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在新的一年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2024 年预算草案
2024 年是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入实施“ 十四五” 规划的攻坚之年。编制好 2024 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收支形势分析
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全市经济稳定增长仍然面临不确定性,主要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土地出让金下滑,基建投资增速高位回落,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不足,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同时,我们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从国家层面看,国内经济转入新冠疫情后恢复发展期,加上国家“ 新基建” 和“ 双循环” 战略持续推进,将有效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央实施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积极财政政策,继续保持一定的支出强度和政策连贯性,财政政策扩张仍有空间,2024 年国家财政赤字率保持在 3%以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计发行 3.9 万亿。财政部已提前下达 2024 年部分新增政府债券额度,预计有超 2 万亿元债券年初能尽快发行。从全省层面看,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和《39 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十条措施》,给我们带来多重利好。综合来看,我市经济回升向好基本趋势没有改变,2024 年经济形势有望好于上年,收入增长将继续保持合理预期。面对新形势新常态,需要各级各部门继续严格落实X政机关“ 过紧日子” 要求,坚持统筹各方资源,充分调动各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着力稳定经济增长、保障民生和促进经济发展。
(二)财政收支政策
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全省财政工作部署,以及国务院和省政府
2024 年财政收支预算编制有关要求,2024 年需贯彻落实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产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支持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是支持扩大国内需求。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开展“ 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强化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继续用好增发国债资金,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支持增强内需主动力。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储备项目接续早投、新建项目早开快投、在建项目快建多投、竣工项目投产达效。
三是支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支持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力支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四是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完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着力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支持加强文化建设,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和落实“ 三保” 分级责任体系,完善基层财政运行监控,筑牢兜实基层“ 三保”。
五是支持抓好“ 三农” 工作。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发展和建设。
六是支持推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完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突破口,增强县城集聚吸附资源要素和人
第 4 页 共 9 页

口的能力。落实托底性帮扶措施推动欠发达县域补齐短板加快赶上。
七是支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动真碰硬抓好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落实完善相关财税政策,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和完善环境税收政策、政府绿色采购等制度机制。
八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加
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治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九是提升财ZZ理效能。厉行节约树牢“ 过紧日子” 理念,健全“ 过紧日子” 制度,严格“ 过紧日子” 执行,强化“ 过紧日子” 监督。
(三)预算安排基本考虑
2024 年全市及市级财政继续采用“ 紧平衡” 策略,科学合理预测财政收支预算。一是积极稳妥,统筹兼顾。收入预算编制坚持实事求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上级财政政策相衔接。强化财政资源统筹,集中财力保障重大战略、重要任务、重点改革落实落地,支出安排坚持量入为出原则,按照保重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