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财经报/2024 年/3 月/8 日/第 004 版预算报告解读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财政厅X组书记、厅长姜小林:
站位高 思路清 措施实
本报记者 张思楠
“ 今年的预算报告ZZ站位高、工作思路清、政策措施实,含金量非常高。” 在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财政厅X组书记、厅长姜小林看来,今年的预算报告反映出X中央治国理政、当家理财的新方略、新举措,也展现了财政部门在服务保障方面作出的新作为、新成效。
2023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1.68 万亿元,比 2022 年增长 6.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7.46 万亿元,增长 5.4%。“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政策,反映出财政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完善。”姜小林表示,2023 年,财政部门坚决落实X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应变克难,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财政支出持续加力、结构不断优化,为X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财力支撑。
对于 2024 年的预算安排和财政政策,姜小林认为有五个突出特点:
一是充分体现了财政工作的ZZ属性,彰显了ZZ忠诚。财政部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明确部署,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适度加力,主要是用好财政政策空间,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组合使用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费优惠、财政补助等多种政策工具,保持适当支出规模,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质增效,就是要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政策协同方面下功夫,大力推进财政管理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把同样的钱花出更大的成效。
二是充分体现了财政工作对重大战略任务的支撑保障,彰显了ZZ担当。预算安排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支持扩大国内需求,全力保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乡村发展和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资金需求。比如,政府投资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等,加强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加快实施“ 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