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财经报/2024 年/4 月/30 日/第 001 版
念好勤俭节约“ 紧箍咒” 深耕预算项目管理
——江西省财政厅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综述
本报记者 李文娣
项目是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的基本单元。近年来,江西省财政厅以预算项目为切入点,将过紧日子思想嵌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当中,全面加强省级部门预算项目的前期谋划、项目储备、预算编制、项目实施等全阶段精细化管理,引导督促省级部门和单位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要求。
通过深耕预算项目管理,2023 年江西省本级先后收回单位实有账户存量资金 1.5 亿元,收回当年执行进度较低项目资金和预计当年无法支出项目资金 2.1 亿元,扣减上年一般性支出压减不到位、结转结余超规模和违规调剂预算的单位资金 0.1 亿元。2024 年初省级部门预算审减率达 28.1%,统筹非财政拨款收入 0.93 亿元,压减一般性支出预算 0.6 亿元。
找准项目“ 标尺” 挤出项目“ 水分”
“ 明确预算谋划的基本要求,牢固树立‘ 先谋事,再排钱’ 理念,紧紧抓住项目前期谋划这个‘ 牛鼻子’ ,切实把要办的事谋实、谋准、谋好,这是江西省财政部门一直秉持的原则,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 江西省财政厅预算处处长周志华表示。
首先, 把好决策关。 健全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 确保项目实施既符合行业规划,又在财力上可承受。“ 比如,我们要求申请政务信息化项目经费,应先通过省级数字化项目论证评估和联合会审;申请机关办公用房大中型维修项目经费,应先列入省管局机关办公用房大中修工作计划,对未列入相关重点项目或计划的,原则上均不予安排预算。” 周志华举例说。其次,把好论证关。健全重大项目的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制度,要求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前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未通过评估的一律不得审批和开工建设。同时,出台过紧日子工作方案,要求加强公务活动统筹管理,严控各类会议、差旅、培训、论坛等公务活动,不得片面追求规模、规格、时长,努力用最少的钱把事办好。最后,把好效益关。明确要求从紧控制新增项目,对确因落实国家和省级重大政策、任务等需新增支出的,应单独提供文件依据和详细说明;开展评审并从严安排执行进度偏低项目,对上年度结转资金较多的经常性项目,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主动减少该项目下年支出计划。
此外,通过健全储备项目的审核机制挤出入库项目的“ 水分”,也是一项重要举措。江西省财政厅在将行政参公单位纳入零基预算改革范围的基础上, 进一步将省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纳入改革范围,持续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扩围提质。纳入零基预算的单位经费事项均从零开始,严格审核。其中,对单位的基本工资、基础绩效工资、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人员类支出,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缴存基数规定。对公用经费项目支出,分类分档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并按规定标准和保障范围测算安排。
周志华补充道,在特定目标类及其他运转类项目支出方面,江西省财政厅研究出台省级项目库管理、项目预算评审等办法,健全预算评审与支出标准建设、事前绩效评估的有机融合机制。要求申请纳入项目库的项目,应充分说明测算使用的标准或测算方法。2023 年,联合相关主管部门制定包括省级水文测报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生态环境人工监测、公路检测与桥隧检测等在内的 12 项财政标准,推动制定 17 项部门内部标准,全部运用于 2024 年预算编制。对拟新出台重大项目和政策、新增 1000 万元以上的部门预算项目、年度预算增幅达到 30%或增加金额在 1000 万元以上的项目和延续执行 3 年以上的项目必须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对评估结果不佳的项目,不予支持,不得进入财政项目库。明确所有入库项目均需按要求完成部门评审,江西省财政厅在部门开展评审的基础上,选取重点项目开展财政评审,对部分资金量较大、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评
第 1 页 共 2 页
审。2023 年共委托第三方对 49 个项目开展了财政评审,审减比例为 9.82%,资金安排的科学性、规范性、精准性进一步增强。
扎紧资金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