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西日报/2025 年/5 月/28 日/第 008 版财金
以财政力度护民生温度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胡戴炜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年以来,全区财政系统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大民生投入保障,财政工作“ 民生含量” 不断提升,人民财政为人民的成色更足。今年 1—4 月,全区民生支出规模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1 优化支出结构,加力书写“ 民生为重”观 数
1—4 月,全区民生支出 1673.84 亿元、同比增长 9.3%,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 79.5%,持续保持在八成左右。
读 数【更 多写作资料+微信:】
在X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的背景下,广西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坚持
将可用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用政府的紧日子换百姓的好日子。
今年年初,柳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通过了 2025 年市本级预算草案。根据草案,柳州推行零基预算,市本级部门预算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安排同比下降 2.6%,节约的资金用于保障重大决策部署和基层“ 三保” 等重点领域支出。
“ 我们组建包括长期从事经济审计工作、熟悉财政业务的各界专家以及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内的专家审核组,开展零基预算现场审核,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合规性、绩效性进行全面审查,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 ” 柳州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柳州市在过“ 紧日子” 的前提下保障了必要支出。一季度,柳州市投入民生领域的支出 78.77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 79.5%。
不仅柳州,一季度,南宁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78.68%;贺州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79.7%;来宾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78.4%⋯⋯纵观全区及各设区市一季度数据,民生支出均持续保持在八成左右。
“ 向民生领域倾斜的财政支出,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广西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秦强教授表示,过紧日子不是减少民生投入,而是挤出低效支出,推动资金从“ 铺摊子” 向“ 精准滴灌” 转变,因而在项目论证、资金分配、项目建设及后期运营时,都要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推进工作,强化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绩效评价,用评价结果作为调整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如何保持民生领域的高投入与财政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秦强认为,关键在于建立“ 民生改善—经济增长—财政增收” 的良性循环机制,优化民生投入结构,提升经济转化效率,加大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支出,使之有效转化为能够持续推动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同时,完善民生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防范福利“ 刚性” 风险,保证民生标准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避免过度承诺导致财政透支。
2 兜牢底线,多领域保障民生福祉观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