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沈阳日报/2023 年/2 月/20 日/第 003 版综合新闻
“ 小切口” 体现“ 大民生”

“ 小动作” 彰显“ 大爱心”
市残联创新打造“ 我是对门儿” 助残新模式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封葑
[更多资料+ : 114]
当下,“ 我是对门儿” 成为沈阳市残健双方温馨日常的高频词。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在很多残疾人的院里、楼里、家里,频繁响起的“ 我是对门儿” 的呼唤,带来的是爱心、关怀和残疾人真心的期盼,不断织密织牢直面直达、就近就便关爱残疾人的服务网络。
一年来全市共组成“ 对门儿” 7.8 万组
沈阳市残联深入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要求,坚持以“ 两邻” 理念为指导,积极发挥残联组织“ 联” 的作用,深入开展“ 我是对门儿” 双向选择助残帮扶行动,促进社会爱心力量和残疾人朋友个性需求更直接、更日常化的衔接,帮助残疾人解决健全人习以为常但残疾人由于身心障碍而无法解决的、具体的、实际的“ 难”。
2 月 19 日,来自市残联的最新统计:一年来,全市共组成“ 对门儿” 7.8 万组,累计帮扶服务残疾人 12 万余人次。社区(村)户籍常住一户多残、老残一体、重度残疾人和低保户等重点残疾人中有稳定帮扶“ 对门儿” 的实现全覆盖,为残疾人提供了出户助行、跑腿代办、临时照料等帮扶服务。
动态掌握“ 双向情况” 建立“ 两个档案”
全市残联组织采取多种方式,动态掌握残疾人生产生活中普惠性政策难以覆盖的日常化、涉及特需急需刚需的困难事项,以及残疾人周边社会助残力量的助残愿望、服务专长、时间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