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华夏时报/2025 年/3 月/17 日/第 001 版
“ 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 被高频强调
托起残疾人“ 稳稳” 的幸福
本报记者 王晓慧
近年来,不管是在政府部门的工作报告还是两会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中,“ 重度残疾人托养”等内容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这释放了哪些信号?
2025 年 3 月 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部分明确,做好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
时隔 4 天,3 月 9 日下午 3 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民主主题记者会,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表示,将在以资金和物质救助为主的兜底保障基础上,探索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发展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等,更好满足困难群众的需求。
而这,已不是陆治原首次提及相关内容。2024 年,陆治原就曾在多场合表示,建立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制度,加强养老服务和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衔接,推动解决以老养残、老残一体、一户多残等特殊家庭托养照护服务难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速,“ 老残一体” 的家庭越来越多,老残人口重叠发展的趋势,对统筹养老机构和托养机构发展、共享资源布局规划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其实,早在 2009 年,中国残联就协调推动了财政部实施“ 阳光家园计划” ,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各地开展托养服务予以补贴。至今,残疾人托养服务仍主要以财政项目的形式推进,通过中央财政项目补贴发挥引领作用,撬动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