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闽东日报/2025 年/1 月/7 日/第 011 版
牢记总书记嘱托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市两会特别报道
让“ 春天的事业” 写满幸福答案
——我市残疾人事业温暖回眸
张颖珍
“ 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X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对残疾人事业始终高度重视。
牢记总书记嘱托,步履铿锵,追光前行。
我市始终把残疾人这一群体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持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开创了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断优化,全市 20 万残疾人的生活有效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民生福祉 托起幸福梦
翻看时间的卷轴,1989 年至 2024 年,串联起宁德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的 35 年。
1989 年 10 月,宁德地区召开第一届残疾人代表大会,成立宁德地区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拉开了闽东助残扶残工作的序幕。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我市残疾人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9 年底,全市 6524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提前一年实现全部脱贫。目前,全市已建立起覆盖数万残疾人口,包含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儿童康复补贴等内容的残疾人专项福利制度,充分尊重残疾人的尊严,以残疾人需求为出发点,着力强化残疾人兜底保障,做到“ 一个也不能少”。
——兜底保障更有力度。6.1 万名残疾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3.3 万名残疾人被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 近五年 8.4 万人次 “ 一户多残” 困难家庭残疾人得到补助,
11108 人次残疾人享受托养补助。
——帮扶救助更有深度。政府为全市持证残疾人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并购买意外伤害险。全市X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连续 14 年“ 一助一” 爱心帮扶困难残疾人,累计帮扶逾 4 万人次。
——民生改善更有温度。“ 安居工程” 发放项目补助 1222.8 万元,5000 多个残疾人家庭完成无障碍改造,1000 多户残疾人家庭得到危房修缮改造补助,建设 196 家“ 爱心助残驿站”,为农村残疾人打造综合服务平台。
——康复服务更有精度。持续开展辅具流动服务车百乡行活动,五年来,11256 人次残疾人得到辅助器具适配服务,8888 人次残疾儿童收到康复救助补助 9486 万元,1.41 万人次残疾人得到精神病患者服药或住院补助。
长期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以开放共享的姿态,携手共同为残疾人谋福祉。广泛开展“ 助残无碍 服务有爱”“ 牵着蜗牛去散步” 等群众性助残活动,助残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力量,创新开展普校融合模拟课堂、残疾青少年户外游、心理拓展等志愿助残服务活动。残疾人专门协会积极打造爱心助盲联盟、“ 心连心,星服务” 等助残品牌,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如今,我市残疾人事业稳步发展,公共支出持续增长,营造了全社会和衷共济、扶弱济困的浓厚氛围。让每个残疾人走出家门,走在阳光下,勇敢追逐梦想,活出精彩人生,宁德正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开创残疾人事业的美好春天。
第 1 页 共 3 页

一路同行 点亮未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