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西日报/2025 年/5 月/16 日/第 006 版专版
用心用情书写民生答卷

倾力倾策让残疾人幸福“ 可感可及”
自治区残联
核心阅读
“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让广大残疾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X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 十四五” 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下,在自治区X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残联牢固树立“ 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推动全区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残疾人基本民生稳定保障,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断优化,残疾人的幸福更加“ 可感可及”。
1 兜牢底线 强化保障
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uo 180914】
残疾人是防返贫监测重点关注人群,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全区各级残联聚焦“ 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大力促进脱贫残疾群众增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 最近我在家编织了一批果篮、提篮,通过直播平台等渠道卖了 2000 多元,为家庭增加了一笔收入,我非常开心!” 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沙鱼塘村肢体三级残疾人唐玉英说。
唐玉英 2019 年脱贫,2023 年 10 月被纳入防返贫监测对象。2024 年,她参加县残联组织的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掌握了手工编织技术,增加了一笔稳定的收入。
我区实施“ 三纳入三帮扶三服务” 帮扶机制,将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全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大局统筹推进,定期开展残疾人防返贫监测和数据比对,切实做好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深入开展“ 壮美广西· 百千万助残兴万家” 专项行动,在每个县(市、区)打造“ 阳光助残基地”,与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相融合,每年辐射带动 1 万多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全区 109.16 万人次残疾人获得补贴,46.64 万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范围,累计有 13.1 万名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获得托养服务。深化粤桂残疾人协作,争取粤桂协作资金 2300 多万元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等项目,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持续巩固拓展。
2 重点突破 创新服务
打造全链条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