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宝鸡日报/2025 年/5 月/15 日/第 008 版本市新闻
温情织就幸福网
大爱托起自强梦
——宝鸡市构建“ 六大扶残助残体系” 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黎楠
翻开宝鸡残疾人事业的长卷,一幅以“ 六大体系” 为经纬的温情画面正跃入眼帘:从无障碍改造的“ 小切口” 到就业增收的“ 大民生”,从康复服务的“ 精准滴灌” 到文体活动的“ 百花齐放”,这座城市用“ 六大体系” 织就了一张立体化的助残网络,让广大残疾人朋友的笑容愈发灿烂。【更多写作资料+微信: 】
一直以来,宝鸡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脉动与时代同频,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全市广大残疾人朋友创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翻开 2024 年度成绩单,数字跃动如诗:5760.7 万元中省资金注入,完成全年任务的 130%;
1628 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告别“ 出门难”,2546 人次享受托养照护服务;残疾人家庭签约服务
5.8 万人,综合康复服务率 100%;864 名残疾人通过阳光增收项目点亮人生,15 个助残基地带动
500 户家庭增收⋯⋯这些数据背后,是政策阳光的温暖,更是无数残疾人生活质变的见证。去年以来,市残联执行理事会围绕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目标,系统构建“ 六大扶残助残体系”(社会保障、就业服务、融合教育、康复服务、文体服务、组织维权),大力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广大残疾人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和获得感。
社会保障织就坚实安全网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更是残疾人幸福生活的安全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市始终秉持“ 一个都不能少” 的理念,对纳入防返贫监测的 266 户残疾人及时伸手援助,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残疾人摆脱困境,实现稳定增收。这一举措不仅有效防止了规模性返贫的发生,更让残疾人持续感受到了X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
为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我市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24 年,全市累计为 1628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累计改造户数达 5600 户,提前完成了“ 十四五” 规划任务。同时,为 2546 人次提供了托养照护服务,让残疾人在家中也能享受到专业照护服务,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