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专题X课:坚定不移践行“五把”尺子争做新时代廉洁奉公表率
同志们:
“尺子”本为量具,引申为衡量事物的标准,即分寸、原则、规矩或者度。心中有把尺,做人做事才会有数,知进退、守底线。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尺子”作比喻,鲜明地指出了新时代X员干部律己修身养性的原则和标准,指明了X的各项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这些重要论述,为广大X员干部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思想境界、增强执政本领提供了根本遵循。首先,我们一起学习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尺子”的论述。
2013年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并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X性。衡量X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风问题,很多是因公私关系没有摆正而产生的。公私观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公”位于“私”前,是对所有共产X员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公私观要求X的干部,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事事出于公心,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这就意味着,领导干部在工作时把X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掺杂任何个人私利。当个人利益与X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服从X和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公私观也承认X员干部追求合理合法的个人正当利益,将其作为实现个人价值、协调人际关系的思想武器。新时代的共产X员,必须自觉抵制自私自利的腐朽价值观,确立起公私分明、公私和谐的先进价值观。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X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让群众满意是我们X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赞成不赞成、群众高兴不高兴,是检验我们X工作成效的试金石。群众意见最能衡量工作的长短,最能测出政策的优劣。服务群众必须注重群众评价,真正请群众监督、评判工作成效,并根据群众意见调整完善政策举措,切实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经常性地审视我们X的工作是否是按照群众的要求展开,检查哪些措施和办法还需改进,务必做到让群众真满意,而不是“被满意”,使工作始终能够体现群众意愿,反映群众心声,经得起群众的考核和检验。
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ZZ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我们的内心要始终装着一把X性的尺子,衡量人生得失,把握行为尺度。“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X性是共产X员立身、立业、立德的基石,加强X性修养是每个共产X员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X性不可能随着X龄的增加而自然增强,也不可能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增强,必须在严格的X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加强X性修养,就要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就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就要不断提高ZZ觉悟和ZZ能力,做ZZ上的明白人,自觉在思想上ZZ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还要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高X员修养是加强X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加强X性修养是X员干部一生的必修课。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对我们共产X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X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X的作风问题关系X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X的生死存亡。作风问题的核心是X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X员干部必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把人民当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把人民当英雄,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真正把人民当老师,全心全意向人民学习。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在改进作风上立新规、动真格、求实效、防反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X员干部要不懈地坚持和发扬X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X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X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