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课讲稿: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继X的十九大之后,X的二十大重申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项X的重大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我们X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以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科学研判形势、确立目标定位、深刻把握本质、坚持“内容为王”、创新科学方法、坚持X的领导主体。这些重要方面,构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意识形态工作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
一、必须科学研判意识形态斗争形势
科学研判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前提。所谓形势,从本体论的角度看,既包含有空间因素,又包含有时间因素,是时空因素的辩证统一,指事物存在的状态及其发展趋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的就是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形势,任何事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成功。回望我们X的百年奋斗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我们X总是首先分析研判所面对的形势,根据形势确定任务、行动的战略策略和方式方法。这是我们X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毛泽东在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X、ZZ建军”的原则,会议指出要“教育X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ZZ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使X员的思想和X内的生活都ZZ化,科学化”。2021年2月,习近平在X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
1.加强对科学研判意识形态斗争形势重要性的认识。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他强调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甚至难以预见,斗争和较量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这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时代性、常态性课题。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首先从思想领域开始。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见微知著,主动出击,防患于未然。这是一个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X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我们必须胸怀全局,把握大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主导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