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贵州民族报/2025 年/1 月/14 日/第 B01 版理论研究
把握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维度
中共中央X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李信儒 西南林业大学大数据
与智能工程学院 李健豪 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 朱玲
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 2035 年“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思想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反映了中国共产X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的深刻思考与实践。从历史背景到思想源流,再到发展路径,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过程。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回应,还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愿景与目标。在全球化与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共同富裕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发展。 同时,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旨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要求体现了追求公平与正义。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实现共同富裕,将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可以有效减少社会矛盾,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共同富裕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和共享发展成果,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