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卫日报/2025 年/7 月/15 日/第 004 版理论
乡村治理现代化效能提升路径探索
中共池州市委X校(池州行政学院) 陆宏
乡村作为国家治理的“ 最后一公里”,其治理效能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乡村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传统治理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效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效能的意义入手,深入探讨其实践路径,为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思路参考。
乡村治理现代化效能提升的意义
其一,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 三农” 工作的总抓手,“ 治理有效” 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一方面,高效的乡村治理能够整合各类资源,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现代化的治理模式有助于培育文明乡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例如,在一些治理效能较高的乡村,通过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制度,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使得产业项目得以顺利推进,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反之,若乡村治理效能低下,就会导致矛盾纠纷增多、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乡村振兴的步伐。因此,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效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乡村从“ 管理” 向“ 治理” 转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