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寻宝”素材富矿有“五招”
文稿未动,素材先行。写作素材是公文写作的必备“粮草”,选准、用好素材是起草优质文稿的基本前提。然而,对新入门的公文写作者而言,面对信息量庞大的素材富矿,往往不知该如何取舍。本文提炼出素材选用“五招”,助力公文新手“沙里淘金”。 招式一:善用调研成果  调查研究是谋篇之基、成文之道。起草重要文稿前,最好先围绕相关主题去实地调研,去之前多琢磨几个问题,到了现场多思考工作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多掌握第一手材料,多储备“活”的素材,这样写出的文稿才更具普遍指导意义,才能更好服务决策。 经验总结性的调研文稿,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如果不真正沉下去,仅靠一些简报、总结之类的信息来撰写文稿,脱离了工作实际,就会使内容流于空洞,让听者如坠雾里。 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讲,就是围绕某个主题起草文稿前,先前往相关领域深入调研,察实情、挖问题、思对策。撰写文稿的过程中,既要从理性角度,穿插讲一些在该领域调研发现的突出问题及对破解难题的深度思考,也要从感性角度,谈一谈调研过程中的一些难忘经历、有趣见闻,给人一种强烈的在场感。总之,所见所闻所感皆为吾所用,这样不仅使文稿接地气,还对工作具有较强指导性。 招式二:用准统计数据 适当用数据说话,可与文字珠联璧合,使内容更务实,让表述更精确。一个关键数据的运用,有时可抵千言万语。一组看似简单的数据,背后往往“大有文章”。深刻领悟“数外之意”,品读“数外之音”,文稿的价值链就能得到有效延伸。 尤其是撰写工作总结时,反映工作成效部分更离不开定量分析,如果丢掉了统计数据这一要素,文稿内容则缺少“硬核”,显得笼统且缺乏说服力,但数据也不宜过多,否则满篇都是数字,看上去让人觉得枯燥、沉闷。同时要注意,有针对性地使用最能体现工作成效的关键数据。 比如,撰写政府工作报告时,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消费价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的增长情况是必须用到的,各项具体经济工作的主要数据也是必须用到的,而一些太具体的数据则没必要逐一列举。至于这些数据用在何处,就要根据行文逻辑和结构需要,将其有机嵌入合适之处。 此外,数据来源很关键。既然用数据,就要确保其百分之百准确。一般来讲,引用专业统计部门、直接管理部门的数据来源更为权威,同时还需认真核实,使之经得起检验和推敲,以防引用了假数字。 招式三:妙用金句名言 在叙述平缓理性的文稿中,巧妙穿插一些经典、有力道的语句,犹如往平静的湖面上投掷一个石块,能泛起阵阵涟漪。 比如,一些重要会议的讲话稿,往往需要提出奋斗目标、重点任务,以几句闪耀哲理光辉的精辟语句作为铺陈引出,会给文稿增添不少亮色。金句名言虽寥寥数笔,但字字珠玑、意蕴深刻,若用得恰到好处,就能收获画龙点睛之妙。 然而,不“厚积”则无以“薄发”。公文写作者平常会接触报刊文章和文件等大量信息,金句名言俯拾即是,平时就应随时摘抄,并按照主题细化分类,同一领域内容归置到一块,建立属于自己的“金句库”。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包含大量铿锵有力、激励人心的金句。对此,公文写作者更应学深悟透,将其入脑入心入文。 招式四:活用历史资料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X史、新中国史就是一座精神宝库。起草重要文稿尤其是领导讲话时,如果能以历史思维和历史眼光,从这座宝库中选出史料“珍宝”,或用于探讨事物发展规律,或用于阐释道理、印证观点,文稿自然会增添深意和厚度。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应把X史、新中国史当作一门必修课学好、学深,这样才能将一个个鲜活、感人的历史细节跃然纸上。 以撰写X性修养专题研讨发言为例,其中就可引用老一辈革命家自觉加强X性修养的事例。比如,周恩来同志在45岁生日时手书《我的修养要则》七条,将X性修养的要求渗透到学习、工作、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之中。刘少奇同志专门撰写《论共产X员的修养》一书,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X人。将这些历史事例融入发言稿中,厚重感不言而喻。这也启示我们,起草交流研讨发言前应“大浪淘沙”,以大历史观对研讨主题充分研究,灵活运用与之相关的重要时间节点、重要人物和历史细节等,这样就能内生出一种深邃的思想穿透力。 招式五:巧用媒体报道 一篇部署工作的文稿,恰当引用一些典型案例,可以树立榜样、激励干部,使讲话更具说服力。那么,典型案例从哪里找?既然是作为典型来引用,其成绩、经验都必须真实可靠、站得住脚,决不能道听途说。显然,媒体报道是一个重要来源渠道,文稿起草应与之形成良性互动。媒体“聚光灯”下的典型事例、经验做法,往往是最鲜活、最生动的工作实践。择其善者用于文稿,可以使讲话内容更为生动、实在,避免了满篇尽是硬邦邦、干巴巴的工作要求。 比如,围绕“为民服务”这一主题撰写文稿前,先搜索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将当地为民服务的典型逐一拎出,包括服务群众的先进人物及其特色做法,然后进行“二次加工”并将其有机融入文稿,这样使文稿内容层次丰富、生动鲜活。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引用媒体报道中的典型事例,不要像讲故事一样把典型的情况和盘托出,文字应尽可能精练,以免文稿篇幅过长。 此外,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有关综合部门的动态分析材料、领导同志对工作情况的分析及评价等,都可用作公文写作的素材。总之,储备素材,就要有积小流以成江海的态度和铁杵磨成针的韧劲,广撒网、深积粮,这样起草各类文稿才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