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尊敬的*、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不仅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发挥好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思想保障。我们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找准乡风文明建设三个着力点,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得到提升,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深厚的道德滋养。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着力为培育乡风文明“搭台子”。弘扬新风正气,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一是深化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截至目前,推荐全国道德模范(提名)*人、中国好人*人,推荐*省道德模范(提名)、*好人、*省文明市民、*乡村好媳妇等*人,推荐*市道德模范、*好人等*余人,评选*好人*道德模范、最美*人、出彩*人等*人,选树乡村光荣榜人物*,*万余人。二是深化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建设活动,抓住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年有利时机,将文明单位创建提档升级,文明村镇创建提质扩面,文明校园提升优化,文明家庭提高推广。三是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做强做大“向阳花开”“红色星期五”志愿服务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三巡”项目。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的融合发展,把线上和线下的工作阵地联通起来。加强志愿者队伍管理、提升培训、交流,让志愿者有身份感尊严感,使*成为一座充满正能量、引领新风尚,兼具“颜值”和内涵的城市。依托理论宣讲、文明风尚、医疗健康、法律普及等*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和*多个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培育“‘救’在身边”“心‘理’有你”“小小解说员”“理论角”“牵手成长”等志愿服务项目。
二、着力为推进乡风文明“想法子”。文旅文创融合发展。通过旅游、特色产业、文化产业项目相结合,站在传播*文化、树立*形象传播*精神的高度,组织策划“光影里的*”“文化里的*”“歌声里的*”“戏曲里的*”等文创产品,将“君子文化”“厨师之乡”等*品牌树立起来、传播开来。组织发动文艺工作者,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形式讴歌时代主旋律,打造*文艺品牌,讲好*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一是打造富有*特色彰显*文化、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拿出全域旅游的理念和标准城乡一体推进廊道绿化、水系联通、农田林网巩固提升等工作,打造集防护安全、生态涵养、水土保持、文旅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廊道。二是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深入发掘君子文化、创业文化、治水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使之转化为发展的重要实体支撑。有序推进君子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文化小镇、乡村观光农业走廊、天然文岩渠复合文旅走廊。建设提升四大产业博物馆,并与龙头企业、产业展会、企业创业旧址连珠成串,打造特色鲜明的工业旅游资源、红色教育资源。三是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摸底调研,积极打造文旅文创品牌,开展*省乡村旅游特色村、休闲观光园区、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申报工作。通过对点位的指导提升,新评定*家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乡*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月亮湾生态园被评为“省级休闲观光园区”,*镇*村被评为“首批省康养旅游示范村”,*镇*村正在申请“省第二批康养旅游示范村”。
改善乡村文化供给服务。一是积极推进打造“*分钟阅读圈”继续实施*城市书房三年行动计划,*年共建共享城市书房*座(同心社区、同德社区、陶行社区、蒲光社区城市书房),通过嵌入服务共建共享,将公共阅读服务延伸至更多市民家门口极大方便了周边读者就近借阅。二是持续提升乡村基层文化自治能力和水平,以农村文化艺术队伍为依托,引导群众开展自娱自乐活动,共建“美丽常村”“不同凡响”“开心戏曲”等乡村文化合作社*家发布作品*部进一步繁荣乡村文化。三是推进“书香*”建设。建成投用城市书房*个,建成市级职工书屋*家蒲北街道高寨村农家书屋人选*年度“全省示范农家书屋”。支持大型书店、*小时书店等特色书店建设。建立完善农家书屋图书流通机制,探索农家书屋图书和学校图书馆图书流通形式提高农家书屋图书利用率,真正让图书“动”起来,让书屋“活”起来,让读书“火”起来。组织开展亲子共读、文艺汇演、读书沙龙等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打造全面自觉阅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