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写材料用典】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例文】“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为文为官,当名实相符,誉不虚出。苏轼在《答毛滂书》中写道:“世间唯名实不可欺。文章如金玉,各有定价。先后进相汲引,因其言以信于世,则有之矣。至其品目高下,盖付之众口,决非一夫所能抑扬。”苏轼告诉毛滂,文章之可贵,在于高下有差别。如何来评判文章优劣?苏轼作了精辟的阐述:新进学者的文章靠先辈推荐而展示于世,受到一些人的重视,这种情况是有的;但文章的品位高低优劣是由“众口”决定,绝不是一个人的抑扬褒贬所能左右的。(中国纪检监察报《世间唯名实不可欺》)
【典故】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屈原《九章之四抽思》,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
【释义】意思是,自身的美德无法向他人索取,人的美名不能靠作假获得。
【赏析】古人讲,“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刷金的菩萨不经擦,吹大的气球最怕针。如果虚浮造作,名不副实,迟早会露馅,也会被丢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只有“以实浮于名”,才能让世人真正佩服赞赏。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廉政勤政的楷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名传千古;王阳明“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知行合一的观念深刻影响后人……这些为官者的荣誉不是自封的,而是凭借实际的成果获得人民的认可、历史的馈赠。“名者,实之宾也。”一个人的名,是靠他的实绩来支撑的。名声的大小,取决于实绩的多少。所谓实绩,既包括对人民的贡献,也包括良好的品格修养。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带领干部群众治理“三害”,兰考人民至今“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谷文昌怀揣“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X来干什么”的信仰,带领东山干部群众把人间荒岛变成海上绿洲,“先祭谷公,后祭祖宗”成为东山百姓延续至今的传统;黄诗燕严于律己、勤奋敬业,惟愿“省点时间干点事”,被群众誉为“最美扶贫书记”。事实证明,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才能经得起历史的客观检验,在群众心中铸就恒久丰碑。新时代X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踏踏实实干事,老老实实做人,以实干实绩赢得政声、赢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