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 理论荟” 系列№ 35
2023年12月
目 录
市气象局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 1
青山市税务局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三个“看得见”打造ZZ生态上的绿水 3
市体育局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加快建设体育强市全力打造体育之城 5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实施“四大工程”打造“崇军湖州”… 8
市财政局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关于深化财政惠企资金兑付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11
市科协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注入绿色动能绘就湖州之美 14
市残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激发新时代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新活力 17
市委政法委机关理论学习中心组:
以“四位一体”有效推进“法护绿水青山”… 19
市商务局X委(市投资促进中心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全力推动开放提升再上新台阶 21
市区域合作办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加快打造长三角省际合作战略性大平台 23
市贸促会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奋力建设全国一流贸促机构市级样本 26
市委统战部理论学习中心组:
为绘就“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幸福图景画好最大同心圆 29
市卫健委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加快中国式现代化湖州健康实践步伐 32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争当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领跑者 35
市产业集团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以主题教育为牵引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38
市司法局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法治乡村建设的“余村经验”… 40
金华开放大学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以“六个必须坚持”指导推进全民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 42
市供销社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聚焦主责主业践行“为农服务”使命担当 45
市水利局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五个聚焦五个发力建设全域幸福河湖 47
市委X校校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提高认知增强本领直面问题 不断提升主题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50
市审计局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对标对表实干实效 以更强担当助力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53 22.育市教育局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 56
23.市金融办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X建引领聚合力联建共建促发展 在推动
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金融担当 59 24.市直机关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增强X组织ZZ功能 把讲ZZ的要求落实到业务工作中 62
市司法局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65
市城投集团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扛起新使命迈向新征程 以高质量X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68
市委编办理论学习中心组:
发挥机构编制保障作用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 71
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X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厚植发展优势聚力保护开发 73
伊犁州医疗保障局X组:
“五个强化”推进模范机关创建走在前作表率 76
舟山市总工会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奋发有为推进现代海洋城市
建设的伟大征程中 当好主力军再创新佳绩 78
舟山市人民检察院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完善检察机关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80 32.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以学铸魂践忠诚实干笃行显担当 为奋力打造远洋渔业创新示范新高
地贡献力量 82
舟山市新闻传媒中心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深化融媒改革攻坚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为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
舆论支持 84
舟山市大桥建设管理中心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大桥力量 86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扎实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88
内蒙古自治区X委办公厅: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面
贯彻到“三服务”各项工作中 96
中共云南省委X史研究室理论学习中心组:
北斗南来滇云振铎 西南联大教育救国、文化抗战之路 100
中共河南省审计厅X组:传承历史经验锚定使命方向谱写新时代河南
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加出彩篇章 105
吴兴区住建局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高质量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 110
桂林市总工会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加强职工思想ZZ引领凝聚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磅礴力量 111
中共陕西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聚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把牢陕西高质量发展基准线 113
绥化市乡村振兴局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思想解放守底线、固成果、促振兴 116
山东省民政厅X组:
山东省民政厅:以学习成效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118
舟山市水利局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从蚂蚁岛精神中汲取奋斗力量 善水惠民泽千岛,砥砺前行铸华章…121 45.中共武夷山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深学笃行守正创新 123
南陵县财政局X组:
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助推南陵国企发展迈上新台阶 125
岱山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感恩奋进向海图强 在“勇当先行者、谱写
新篇章”中高水平推进海岛现代化 127
龙泉街道X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在大场景中寻找履职小切口 129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X组:
在建设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中展现更大作为 130
中共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在助力龙江振兴发展中贡献人社力量 133
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
市气象局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湖州市气象局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殷殷嘱托和殷切希望, 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要,以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全力保障加快建设“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深刻领悟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两个现代化”是中国气象局X组立足使命担当和职责要求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蕴含着气象部门以气象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服务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这要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目标定位,加快推进“两个现代化”的湖州实践。
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是以创新驱动、科教融合、人才集聚为特征的现代化, 这体现了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求,朝着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目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业务能力、高水平人才支撑的深刻内涵。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是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气象服务需求的现代化,这体现了需求牵引、主体多元、多方协同,构建高水平供给业态,全方位做好气象服务、不断强化社会治理、持续优化发展环境的深刻内涵。“两个现代化”作为气象现代化的“一体两翼”,一内一外、一硬一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必须一体推进、久久为功,这体现了科技能力现代化是社会服务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社会服务现代化是科技能力现代化的引领和保障,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的深刻内涵。
准确把握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形势要求。当前新一轮信息革命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创新发展,对各行各业和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也为气象现代化升级换代提供前所未有的驱动力,但在增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仍要认真思考和解决一些问题。一是核心科技业务方面,智能网格数值预报产品本地化释用有待加强,强对流、局地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关键技术储备还有不足。二是数字气象建设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加强,新型观测和模式预报资料没有充分应用到业务和服务上。三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青年人才培养管理
的手段还不够多,干事创业的潜在动力还没有被充分挖掘,高层次、领军型人才仍然欠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体量越来越大,经济社会系统对气象影响的敏感性和关联性越来越强,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气象灾害等重大风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气象服务保障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一是在组织社会防御气象灾害方面,进一步强化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联动,完善梯次化预报预警业务,突出临灾预警,强化预警的针对性、指向性,争取更多的预警提前量。二是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在保障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和能源、交通、重大工程等方面服务效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三是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方面,百姓旅游出行、康养保健、体育竞赛等,都需要更精细化的服务供给。
统筹谋划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工作重点。在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进程中,要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体推进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实现高标准、高科技、高安全、高效率、高效益的气象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持续提升气象科技现代化“硬实力”。加快重点工程实施,推进全市X波段天气雷达网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业务体制改革、预报服务产品更新等工作。持续夯实人才支撑,加大学科带头人、业务科研骨干培养力度,加强局校、局院合作,聚焦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另一方面要深度融入和赋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大力增强社会服务现代化“软实力”。健全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深度融入综合指挥体系,完善梯次化预报预警业务。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精细化为支点,做大做强专业气象服务,针对农业、交通、能源、工程等行业开展定制服务。推进生态气候品牌创建,加强气候资源评估利用等绿色科技支撑。发挥行业气象服务主管职能,深化“放管服”、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提升气象社会监管和治理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三个“看得见”打造ZZ生态上的绿水
青山市税务局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今年以来,市税务局X委以X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践行“八八战略”, 认真贯彻落实总局、省局及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踊跃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聚焦ZZ机关建设,以“在湖州看见最美税企关系”创建为载体,推动机关X建工作落地见效,全面打造ZZ生态上的绿水青山。
看得见X建引领,不断增强ZZ担当。X委书记点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州提出的新期望新要求,全力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最优市。X委书记担任“首席运营官”,提出以创建“在湖州看见最美税企关系”构建“税费服务新生态体系”,多次牵头召开专题研究会,明确X委统一领导、X建—纳服双轮驱动、部门各负其责、系统上下联动的“1+2+N”工作运行机制,带头公开承诺、领办项目,带动X委委员靠前指挥,引导系统上下迅速凝聚共识、展开行动。X建部门扛旗。X建部门牵头开展创建,直击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按照“当年见制度机制变化,两年见实绩实效成果”的目标,积极谋划“最美”2023—2024 两年专项提升行动方案,围绕“便民有感、精准有度、协同有效、勤廉有方” 的新生态体系,形成“愉悦、提速、便利、敬畏、说理、益企、有解、轻负、闭环、差距管理”10个点工程,在全系统开展创建活动。纵合横通推进。第一时间召开动员部署会,邀请省局、市委改革办领导现场指导,将创建作为“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主题实践的税务总载体。制发《邀您共话“最美”一封信》, 开展“代表委员共话最美税企关系”活动,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意见,完善创建机制。
看得见X业融合,有力打造红色引擎。尊重基层首创,夯实工作基础。以基层X组织为主体,定位“小切口”,一线摸排群众急难愁盼,征集创新举措共115条,分类梳理整合,全部归入税费服务新生态“构架图”,细化形成70条重点措施,以X支部为单位抓好推进,夯实税收工作各方基础。实施项目领办, 抓好重点突破。择优确定税收空间化治理、“亲清一家人”X建联建等25个重点突破项目,所有县级局项目均由市局X委委员直接领办,并全部纳入“浙江税务X建统领整体智治”平台,加强过程管理,实时跟踪问效。强化多元问效, 推动整改提升。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将听取意见建议、工作改进提升作为创
建的重要一环。X委班子率先垂范,走进“政在问”“行风热线”直播间,深化政策解读与互动交流,关注度突破13万人次;组织基层X员干部积极建言献策,收集金点子、意见建议350条。
看得见X员作为,积极培树先锋意识。全员全域,X员队伍全覆盖。创建活动在全系统所有X支部中开展,特别聚焦“第一线”“最前沿”,激发每位X员的参与意识。组建X员工作室、X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巾帼建功队等攻坚队近30个,在职X员服务企业4287户次,解决纳税人缴费人困难334个。指数评赛,工作斗志再激发。构建、推行X支部“堡垒指数”—X员“先锋指数” 双指数评价体系,每季开展星级评定,推动实干争先,涌现出新时代浙江省“千名好支书”、湖州市“铁军模范好支书”“优秀共产X员”等多位先进典型。推出“清廉湖税码”,将税务稽查、风险管理等执法行为进行全过程管理、实时评价,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选优树能,榜样示范浓氛围。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X支部“三会一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载体,层层铺开“实干争先”大讨论,开展全市税务系统“最美税务人”评选,组织“寻找最美·最美看我”宣传,激励X员干部在“最美”创建中担当作为。
加快建设体育强市全力打造体育之城
市体育局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市体育局X组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中心、服务大局,以开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为总载体总抓手,以杭州亚运会为新的起点,发挥亚运综合效应,加快打造体育之城,有效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助推我市体育强市建设新局面。
聚焦“三悟”促学,确保筑牢ZZ底色。按照“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要求,把入脑入心、凝心铸魂作为主抓手,强化学习载体设计,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一是围绕原著思悟。围绕主题教育重点学习书目,积极组织开展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班子成员个人自学、各支部集中学习等,通过“班子领学、支部精学、X员自学”, 使全系统X员干部都能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实现5个基层X组织、116名X员主题教育全覆盖,并切实将所思所悟转化为实践动能融入平时工作之中,确保筑牢思想基础。二是专题研讨解悟。为更好推动主题教育,持续开展“南太湖体育大讲堂”学习教育,排定4期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先后开展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会3次,1次现场学习。针对领导干部、青年干部、退休老同志等不同群体,采取专题研讨、专题讲座、送学上门等不同形式,推动主题教育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三是主动互学领悟。局X组成员严格督学, 采取调查摸底、个别交流等方式,督促系统各X支部全面开展主题教育,确保学习活动有效落实,增强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跃动湖州”公众号开设“小跃学习”专栏,精选推送文字、语音等形式的补充学习资料,目前已推送42期,还立足于学习强国App等线上学习阵地,丰富学习载体。
聚焦“三题”促解,确保提升调研质效。深化“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推动调查研究见行见效。一是精准研判定选题。局领导班子成员根据中心工作,结合局重点工作任务和各自分管领域工作,聚焦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助力打造体育之城、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竞技体育现状分析和体卫融合等工作,确定领衔课题4个,在此推动之下,局属各处室、各单位也结合实际确定调研课题进行难点攻关,实现重点下移。二是全面检视找问题。认真对照前期调查研究发现的、征求意见建议中反馈的、信访投诉较集中的问题,梳理出
公共体育场馆利用率不高、体育产业发展缺乏政策引导、大型赛事观赛保障投诉多和省政府民生实事推进慢等4个版块、17个方面整改整治问题清单,目前已详细列出整改措施、目标、时限和负责人,并全面启动检视工作。三是务求实效解难题。到目前,发现各类问题10个,现场研究解决9个,现场解决率达90%。在此推动下,基层X组织利用各种形式同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如体彩中心支部已完成全市400多家实体店调研走访和慰问,拟在年底前完成238家实体店形象提档升级工作。
聚焦“三力”促效,确保推动高质发展。前期在聚力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市,以“攻坚三季度、决胜四季度”为主目标,大力实施“六大争先战”。一是在亚运协办中彰显担当力。作为协办城市,体育部门义不容辞地担起了牵头的责任,高效运转亚运指挥体系,着力推进城市侧和场馆侧齐发力,积极开展三大提升行动。先后举办了2023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挑战赛、亚洲U16女子排球锦标赛等各类测试赛45场,以及各项赛事活动1000余场次。完成沙特阿拉伯亚运参赛队和尼泊尔国家武术队来湖赛前训练任务。高质量完成亚运排球赛和三人篮球两项赛事,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广泛好评,并获得亚排联颁发的“突出贡献奖”。我市输送的韩佳予、季博文、黄锦彬、布云朝克特等运动员参加杭州亚运会。二是在实干争先中彰显影响力。紧紧围绕市委“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抓住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指导发展实践、解决发展难题的行动。引进承办中超联赛浙江主场和亚冠联赛等顶级体育赛事,吸引近15万人来湖参赛观赛,打造“浙北·奥体之夜”消费夜地标,拉动各类消费超
3000万元。以积极融入长三角为主题,引进和申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内外体育赛事,成功承办了第三届长三角体育节、长三角田径短跨跳及接力项群赛、2023中国长三角40城市啦啦操挑战赛、第二届长三角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等省级以上赛事32项。举办的“市第十届运动会”“全民健身节”“我们的村运” 等10场主题活动,2104场分活动,近35万人直接参与,辐射人群超过100万。三是在服务民生中彰显发展力。全力推进省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目前,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位列全省第一,“环浙步道”建设进度位居全省第二位;83个基层体育场地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累计更新78处体育场地;开展体育公益培训542场,受益群众174.4万人次;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开放超3万场,接待近20万人次;正式恢复全市中小学校室外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青少年科学健
身指导与体质健康干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修订及南浔区社区健康中心建设3项工作被列入国家试点。
实施“四大工程”打造“崇军湖州”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当前,湖州正在全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为总载体总抓手,聚焦实施“四大工程”,全力打造“崇军湖州”品牌,砥砺奋进、勇立潮头,进一步汇聚强军兴市富民的磅礴力量,树立光辉、光彩、光鲜、光亮的退役军人形象,浓厚“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氛围,不断推动我市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作出贡献。
实施“崇军引领工程”,坚持典型示范与作用发挥相结合。退役军人是X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经济社会建设重要的人力资源,要积极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持续激发广大退役军人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一是把“X建引领”的引擎燃起来。坚持X建引领,探索建立以村(社)为单位的退役军人功能型X支部,通过“X建+”构建以红色教育为切入、红色服务为抓手的退役军人红色阵地,实现组织上关爱、ZZ上激励、创业上帮扶、生活上关心、服务上贴心,进一步强化X员退役军人的X员意识,让退役军人离军不离X, 重塑ZZ灵魂。二是把“荣誉激励”的氛围厚起来。围绕让退役军人光辉、光彩、光鲜、光亮,深入挖掘退役军人先进典型,加大“最美(优秀)退役军人” “最美拥军人物”宣扬力度,依托全市退役军人服务阵地、“两微一端”等渠道,多维度、常态化讲好退役军人先进故事。深入开展“立功送喜报”和“光荣之家”活动,全方位营造“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三是把“作用发挥”的阵地活起来。积极研究退役军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引领他们展示新形象、建功新时代。探索建立退役军人作用发挥“兵+X” 模式,培育打造出“兵支书”“兵校长”“兵代表”“兵队长”等队伍,让他们成为巩固X长期执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大力推动我市“南太湖老兵”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以“全域覆盖、管理规范、组织有序”为着力点,实现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一镇一队伍”的总体目标。
实施“崇军强基工程”,坚持服务创优与能力提升相结合。持续迭代升级
退役军人服务保障阵地,不断推动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从“有形覆盖” 向“有效覆盖”转变。一是强服务之基,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推动全省“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全力打造X味浓、军味浓、富有湖州特色的退役军人服务站,不断提升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力推进“部站融合”建设,抓好“新兵入伍、家庭优待、退役安置、就业服务”4个环节, 形成从送出去到接回来的全链条服务闭环机制,不断提升退役军人服务质效。二是强就业之基,着力推动共同富裕。坚持“共富道路上退役军人一个都不掉队、现役军人家庭一户都不少”的定位,在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加强供需平台建设、强化就业创业政策扶持等方面作进一步探索尝试。办好退役军人“返乡第一课”和专场招聘会,发挥好湖州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学院和教育学院作用,促进退役军人充分、高质量就业创业。积极扩展就业创业平台,着力推动退役军人实现充分就业、体面就业、稳定就业,有效解决共同富裕的底板问题。三是强队伍之基,强化工作整体推动。持续加强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队伍能力建设,联系微 信rcjubi9,巩固深化第二批主题教育成果,通过业务培训、实践锻炼、学习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政策把握执行、重大事项研判和解决急难愁盼的能力,锻造出一支ZZ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实施“崇军创城工程”,坚持练兵备战与双拥共建相结合。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为牵引,全力支持部队练兵备战,努力形成部队练打仗、地方练支前的火热局面,不断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一是持续服务部队练兵备战。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挥双拥优势助力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要求,不断完善全市拥军支前协调机制,选强配齐拥军支前专业队伍,提升军供应急机动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好双拥部门优势作用,全力支持部队训练场、营房和重点军事工程建设,竭尽全力为驻湖部队备战打仗提供优质服务,当好练兵备战的“巩固后方”。二是持续解好官兵“三后”之忧。重点抓好现役军人转业安置工作,坚持做到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关心关爱与帮扶援助相结合,高质量完成移交安置任务。关心关注军人子女成长成才,加大军人子女入学优待政策落实力度。打造“拥军港湾”双拥社区,为军人军属提供更多个性化、精细化、专业化服务。三是持续赓续双拥光荣传统。聚焦“双拥强市、双拥兴市、双拥惠民”目标,坚持和完善X委议军、双拥联席会议等制度,不断巩固“X政主导、
军地协作、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持续深化拓展社会化拥军活动, 积极打造“健康拥军、文旅拥军、数字惠军、商圈惠军”品牌。着力培育双拥工作新优势,推进“拥军一条街”“双拥公园”等拥军载体建设,推动双拥共建工作走深走实,努力让湖州双拥品牌特色更强、亮点更亮,凝聚起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
实施“崇军优待工程”,坚持普惠优待与精准帮扶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依法治理、精细管理,加大精准帮扶力度,努力提升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统筹保障标准。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服务贡献相匹配的抚恤优待机制,完善各类优抚对象量化标准体系, 严格落实抚恤金、优待金动态增长机制,确保纳入服务补助范围的对象切实得到保障。二是建强优待矩阵。加强“崇军联盟”及其他拥军优属社会力量建设, 围绕提升“老兵码”含金量,探索更多尊崇退役军人的应用场景,持续创新优待证合作方式。探索“基层服务网络、购买社会力量、志愿公益参与”基层服务模式,不断提升优抚工作个性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三是做好困难帮扶。依托退役军人大数据分析,画好困难退役军人画像,推动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工作取得实效。成立湖州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探索以大企业捐助和引入慈善基金的形式关心关爱好困难退役军人,为退役军人提供“手拉手”式的精准帮扶, 深化退役军人常态化结对帮扶成效,让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关于深化财政惠企资金兑付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市财政局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直接关系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今年,省委省政府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作为优化营商环境中关键的一环,惠企政策的精准直达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信心。湖州将惠企资金兑付制度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模式变革、制度重塑和平台迭代,打造“事前政策集成、事中直达快享、事后绩效闭环”全链改革。
一、改革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考虑民营经济特点,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加强政策协调性,推动各项优惠政策精准直达,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要优化服务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营商环境和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改革前,惠企政策繁杂、难找,惠企资金兑现普遍较慢,全市亟需一个集政策查询、资金申报、部门审核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有效提升企业满意度、获得感。
二、改革举措
创新一套机制,实现精准服务。一是建立政策快享机制。针对惠企政策分散问题,对惠企政策进行结构化、标准化拆解,明确关键信息,在平台公布, 方便企业查询申报。在此基础上,借助湖州城市大脑平台,通过多维度分析用户,将政策和企业进行关联,通过多种渠道将惠企政策点对点通知到企业。二是建立资金直达机制。全面梳理专项资金各阶段流程,按照能减则减、能压尽压原则,精简一批非必要、耗时长流程,及时修订与直达快享不相符的政策文件,出台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明晰部门职责、优化兑付流程、规范政策兑现。三是建立绩效跃升机制。对资金发放的地域分布、时间分布、企业分布、预警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对资金兑付与企业发展情况进行智能分析,全面开展惠企政策绩效评价,相关结果用于指导政策制定。
构建一组流程,实现高效兑付。一是首创“承诺即兑付”。突破投资项目“先投入、后兑现”的固有模式,对重大投资项目政策奖补资金,企业按规定要求承诺后即可先行预付,变“事后兑付”为“事中预付”。二是实施“认定即兑付”。对于有明确奖补标准的认定类项目,以国家、省、市相关认定文件
或评定结果为依据,通过部门录入、大数据抓取等方式即可发起资金兑付,全程无需企业申报任何材料。三是优化“申报即兑付”。对于除以上两类之外的审核类项目,改变以往定时申报方式,变“定时”申报为“即时”申报兑付, 减少企业等待时间。
梳理一套清单,实现精细管理。一是政策分类清单。则根据“谁制定、谁梳理、谁解释、谁更新”原则,各政策主管部门上传更新相关惠企政策,对平台发布情况进行常态化梳理,认定三类事项,做到本部门及本地区惠企政策应上尽上。二是条件准入清单。制定信用、环保、亩均税收等方面需满足的政策要求,梳理符合政策兑付所需达到的主体资格、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准入条件, 目前全市共建立13张准入清单。三是责任分工清单。根据梳理出的政策事项, 逐条明确相关责任单位,厘清不同阶段市与区县之间、市级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
迭代一个平台,实现闭环管理。一是构建政策智能推送应用场景。通过数据共享、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对用户库和政策库进行快速精准匹配, 实现政策的精准智能推送,目前全市已推送9000余条政策。二是构建项目智审直兑应用场景。通过外部数据佐证、多维度查重等,进行智报、智审、智兑。平台通过在场景中辅助信用查询、亩均查询、发票查重、申报项目查重等功能, 实现企业项目申报到部门审核、兑现的线上全流程闭环。三是构建绩效全程可视应用场景。对资金发放的地域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预警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提高部门决策的科学性。
三、改革成效
企业更有感。截至9月底,平台已上线政策3635条,26.29亿元惠企资金一键兑付至企业,惠及企业9909家次。已确定122项“承诺类”兑付政策,1025项“认定类”事项,认定类项目无需企业重复提供资料,部门重复审核,可在文件发布后及时兑付,企业一般可提前数月享受政策。
监管更透明。通过“一键兑”平台的在线闭环管理,对项目发布、申报、审批各环节在线监管;政策兑付平台信息一键推送至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通过国库授权支付,自动追踪兑付进度,资金兑付更规范,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留痕、实时可看、透明高效。
绩效更科学。构建“大绩效”工作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对惠企政策资金发放的地域分布、兑付情况等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资金兑付与企业发
展情况的分析报告,综合评价惠企政策使用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财政惠企政策及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注入绿色动能绘就湖州之美
市科协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1年1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要共同举办碳达峰碳中和高端学术会议,构建“会、展、服”一体的系列活动, 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和技术对接平台。市科协积极响应,主动作为,以“搭平台、聚资源、促发展”为工作核心,争做绿色低碳发展探路者,2022年8月15日, 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第二届大会作为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的组成部分开展。两届大会获得中国科协、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极大关心与支持,取得丰硕成果,为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地展示湖州之美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逐绿前行,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新高地。两届大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联系微 信rcjubi9,自觉担负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传播者和践行者使命,坚定不移举旗帜、聚民心、展形象。一是科学界发声助力提升理念引领力。两届大会汇聚国内两院院士81位、海外院士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位。多位国内外绿色低碳领域专家学者作报告,立足绿色发展共识,引领科技创新支撑低碳发展,共建美丽清洁世界。二是生态文明科普助力提升核心价值凝聚力。推进“生态文明科普中心”落户,启动“生态书香” 低碳科学阅读推广活动;以“凝聚科普智慧共建生态文明”为主题,在全国率先探索10家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试点,科技志愿服务创新与发展、科技小院等入选全国示范;发起2023生态文明科普短视频征集行动等,全力推进绿色生态理念在社会各界普及传播,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深入人心。三是权威媒体发布助力提升主流舆论传播力。两届大会均受到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澎湃新闻等权威媒体的深度报道及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广泛关注。
因绿而兴,构建绿色低碳创新领域学术交流胜地。两届大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会议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行动的历次重要讲话精神,以学术交流为落脚点,积极助力我国提升碳中和领域全球竞争力和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话语权。一是高质量举办学术交流。坚持大会为主、日常交流不
间断的形式,围绕绿色低碳发展,举办一系列不同学科、不同行业领域的高端学术交流活动。两届大会共开展数字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15场分论坛,以及100余场学术报告;引入半导体前沿技术论坛、新能源材料论坛、CSC学友汇、氢燃料电池及氢发动机高级研修班等多场高端学术交流活动。二是积极参与“碳中和与能源智联”国际大科学计划。协调促成浙江省、湖州市发函支持清华大学申报“碳中和与能源智联”国际大科学计划,并在大会期间承办筹建碳中和国际科技组织论证会,为我市持续引入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引育绿色低碳高端人才、打造绿色低碳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城市名片,抢占先发优势,夯实合作基础。三是拓展国际科技交流朋友圈。大会已经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等权威机构,以及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等研究与教育中心、清华大学气候变化联合行动成员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学术联系渠道,国际朋友圈和国际化办会条件全面提升。
绿满金生,建设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热地。坚持“办好一个会、赋能一座城”的工作理念,结合大会资源,打造适应我市产业实际需求的协同创新供给侧矩阵,为我市产业长期保持高质量稳定发展赋能。一是好平台吸引优质资源。充分结合大会高能级平台优势,举办我市首个技术展——国际绿色低碳技术展, 吸引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电科等135家企业携500多件展品来湖参展,现场签约金额达8.9亿元;促成中国林学会、人工智能学会、中国机电工程学会、中国茶叶学会等国家级学会来湖建站服务,阿里巴巴集团、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行业头部企业来湖布局,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等一批重点名校产学研项目落地实施。二是好政策汇聚优质人才。制定实施科创湖州·智汇计划资助政策,聚焦“才为所用”,多层次提供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技术咨询等服务,持续做大高端智力和科创资源流量。累积建立国家级学会服务站17家、院士专家工作站84家、院士领衔的科学家产业服务团11支,举办项目路演与学术论坛60余场,来湖院士128人次再创新高, 促成22名院士落户莫干山院士之家,联系对接海外机构14家、海外科技人才226 名,推动10名海外留学生与湖师院等单位签约。三是优质人才助推创新突破。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匹配,打通一条企业端需求发布—高端智力精准进入
—问题攻克的创新发展路径,两年间共获授权发明专利234项,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71项、行业标准58项、企业标准25项。
市科协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工作状态,全力
服务中心大局,做好大会后半篇文章,持续放大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品牌效应, 为湖州、为浙江率先走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作出更大贡献。同时积极对接上级单位,聚拢各方资源,提早谋划好明年大会方案,对大会相关活动进行精心策划、精细研究、精致打磨,力求个个出精品、项项都精彩。
激发新时代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新活力
市残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基层残疾人组织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市残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X建带残建,秉持“抓队伍促业务优服务”的工作理念,聚焦构建良好工作格局、把握有效工作路径、提供全面保障等工作重点,持续推动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起来、强起来、活起来。全市74个乡镇(街道)残联均配备专职理事长和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1279个村(社区)均成立残疾人协会。市、区县两级均有盲人、聋人、肢残人、智力亲友、精残亲友、孤独症人士及亲友协会6个专门协会,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立足高站位,抓谋篇布局,全力营造关爱支持基层组织建设的好氛围。坚持X建引领,依托“X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联组织充分发挥作用” 残疾人工作体制,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和重视关心支持基层的工作导向,为基层营造实干争先的干事氛围。一是X委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等中心工作同谋划同推进,每年召开残工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残疾人工作。二是各级部门积极协同。各级政府部门立足职能主动作为,“十四五”以来,市区县各级部门联合残联组织共出台政策性文件82个,分层分级对残疾人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康复托养和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三是社会各界全力助残。创新“专门协会+社会组织”点单式助残公益项目运作模式,实施社会助残“双百”培育工程,开展助残项目“揭榜挂帅”活动,完成了彩虹绳公益服务、彩虹桥社工、晨曦社工等个公益助残组织和项目认证,今年全市各类助残公益组织服务残疾人1.5万余人次。
立足优服务,抓资源整合,着力配强基层组织干事创业的全要素。树立“两个服务”都重要的理念,聚焦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和有平台谋事, 着力强化资源要素整合,持续落实残疾人工作的有效保障。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每年举办乡镇(街道)残联理事长和专职委员培训班强化业务能力培训,举行区县残联理事长工作务虚会加强理论思考、促进工作实践。开展“三访三比一帮一宣讲”大走访助残实践,落实疑似残疾人主动发现服务机制,确保全市残疾人家庭入户走访率达到100%。二是加大资金支持。持证残疾人免费享受城乡
居民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家庭签约医生服务、“南太湖健康保”和意外伤害保险实现全覆盖。市县财政每年拨出专项资金340万元,专款专用于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成立社会公益助残专项基金13个,累计筹集社会助残善款3300 余万元。三是注重制度创新。联合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出台文件,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与基层X建有机结合,实现残疾人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共同推进。所有村(社区)残协主席均由村(社区)X组织书记担任,村(社区)X组织每年听取残协工作汇报不少于2次。村(社区)X组织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专门研究残疾人有关事项。四是搭建服务平台。开发“南太湖数智助残”场景应用, 搭载残疾人精准画像、无障碍地图、停车减免一件事等湖州特色应用,惠残事项覆盖率达到100%,公共服务事项覆盖率达到99%。加强残疾人友好阵地建设, 建成残疾人之家、康复之家、康养机构、就业帮扶基地等各类残疾人服务阵地490个。
立足活一线,抓基层有为,聚力重塑基层组织服务残疾人的新机制。坚持“强区县才能强一线,一线强才能一线活”,通过抓区县残联,将责任传导到乡镇(街道)、村(社区)一线。一是抓日常规范。将每年工作梳理成助残共富“六张清单”和固根本、补短板、扬优势“三本账”。2022至2023年,共梳理了107个项目,通过年度工作清单化、落实责任项目化、推进过程节点化,抓好工作落实。二是抓竞赛比看。开展残联系统助残共富“比项目、看实绩、创品牌”活动,采取一线调研、活动观摩和现场督导等方式组织比看,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从而推动工作落实。抓考核激励。建立以“固根本、抓重点、创特色、树品牌”为导向的考核办法,各级残联工作纳入同级X委政府考核。对村
(社区)残协工作,专门设置残协规范化建设“暖心指数”实施量化考评管理, 考评结果与专职委员评优评先、年终收入挂钩。三是抓创新鼓励。制定《湖州市残疾人工作创新项目评选实施办法》,鼓励区县围绕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攻关,并申报年度创新项目奖,市区县残联先后承接多个国家、省级试点, 从点上突破实现全市推广。
以“四位一体”有效推进“法护绿水青山”
市委政法委机关理论学习中心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湖州市委政法委坚持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为总载体总抓手,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汇聚全市政法力量,创新打造“法护绿水青山政法综合体”, 构建形成预防、打击、修复、建设“四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司法协同机制, 以最严密的法治保障、最崭新的政法担当,为打造美丽中国集成之地浓缩之地经典之地贡献更大力量。
一是多元预防,狠抓前端治理。全市政法系统立足自身职能,同心合力构建“全链防控、全形态治理、全地域保护”的管控体系,不断健全完善诉源治理、非诉讼纠纷化解、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工作机制,发出全国首个
《森林资源保护督促令》,工作经验被写入最高院工作报告;发布全国首个“耕地保护禁止令”,严守耕地红线,保护粮食安全。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强化生态环境资源纠纷源头排查、一线化解,排查矛盾纠纷500余次、化解涉环境纠纷765件,成功率95%以上,纠纷在村社一线化解率达89.3%。抓牢环保合规审查,设立全省首个企业环保合规研究中心,为企业构建环保合规管理体系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市法学会会员为3.1万余家企业进行“法治体检”。统筹联动全市三级政法单位、5400余名专兼职人民调解员、4100余名专兼职网格员、全省首创36大类“平安细胞”、93个品牌调解组织和专家团队,组建“家园卫士” 等守山护水卫队支、1150余人,不断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推动生态领域矛盾纠纷预防在早、化解在小。
二是依法打处,守牢法护底线。全市两级办案机关以“零容忍”态度,保持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案件的高压态势,对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案件依法快侦快办、从严惩处、严控缓刑,做到以惩促防,形成刑罚惩罚、环境修复、教育犯罪同步开展的工作局面。2021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环食药知森领域刑事案件58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90人,移送审查起诉1607人。办理的全国首例违法使用“COD去除剂”环境污染案件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办理的全国首例违法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刑事案件获生态环境部致函肯定;办理的全国首例非法使用ODS污染环境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收录为典型案例。做实生态治理的“前沿哨卡”,将生态职能纳入全市200家片区社会治理动工作站
内容,实现多部门联合入驻、实体化办公,集中专业力量破解基层生态治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难题,让违法犯罪线索形成“发现—上报—流转—处置—答复” 的程序化办理。
三是全面修复,树牢绿色理念。将修复性司法理念贯穿到环境资源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办理全过程、各方面。联合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进一步细化生态环境损害磋商、鉴定评估、修复等办法意见。统一全市适用司法修复措施的标准,积极运用“消除污染”“增值放流”“补植复绿”“货币补偿”等生态修复方式,出台《关于规范“补植复绿”建立完善生态修复司法机制的指导意见》《生态修复协作机制工作规程》,对补植协议内容、补植面积测算、检查验收报告等进行细化。发出全省首份“生态补植令”“土壤生态修复令”“野生动物保护令”,基本实现环境资源刑事案件“一案一修复”。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司法实践基地群制度,确定基地司法守护人名单,出台基地管理办法,明确基地职能定位。目前累计开展异地修复、普法宣传以及巡回审判60余次。
四是数字赋能,迭代共治模式。聚焦急难愁盼,创新开通“政法服务码”, 各类主体通过手机扫码填报反映诉求,亦可通过《看见》栏目和12345热线反映问题,生态守护信息收集渠道大幅拓宽。市“法护两山”共治中心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汇总数据,形成任务清单,及时流转、办理或交办。研发上线“生态卫士”掌上执法应用,构建“日常巡查、线索上报、信息流转、考核评估” 工作流程,带动全市政法干警和志愿者共同参与“守山护水”。综合运用全省试点平安风险预测预警防控、全省首个生态综合性应用“两山”协同智治、“法护两山”集成等应用场景,推动涉生态环境领域风险监测感知更灵敏、数据归集更全面、预警预测更精准。持续发挥湖州区位优势,广泛开展区域执法司法协作,同步健全区位之间、部门之间、条线之间的协作机制,建立全国首家环境治理司法协同中心—湖州市环境治理(安吉)司法协同中心,建立疑难复杂和跨域案件联动办理机制,有效形成司法保护合力。
全力推动开放提升再上新台阶
市商务局X委(市投资促进中心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今年9月,在考察浙江时又提出浙江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的新要求。商务部门作为推进对外开放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要牢记嘱托、乘势而上、实干争先,对标省委“五个对标落实”的要求,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为总载体总抓手, 大力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不断推动开放提升再上新台阶。
立足新方位把握大逻辑,深刻认识开放提升的战略考量。一是开放提升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关键之举。20年来,湖州深入贯彻落实“八八战略”, 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强市”,千方百计“引进来”“走出去”“优环境”,开放提升取得明显成效,对外贸易从“小体量”到“稳增长”、服务贸易从“小规模”到“大提质”、跨境电商从“零基础”到“综试区”。新时代新征程, 必须始终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创新制胜、改革破题、开放提效,通过强力推进开放提升工作,引领开放型经济高质高效发展。二是开放提升是提档转化区位优势的迫切需要。湖州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沿阵地”,但在资本和产业集聚方面相对于周边城市仍处于相对劣势地位。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湖州理应通过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在融入国家战略中彰显担当、有所作为,以开放提升拓展空间、赢得未来,真正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三是开放提升是增强城市实力的必由之路。高水平开放始终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过去20年来,湖州城市能级在开放中跃升、综合实力在开放中增强,但与周边地市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面对差距,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全方位开放提升,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对标新要求牢记新使命,持续增强开放提升的能力水平。一是要增强勇立潮头的勇气和敢为人先的精神。面对百年大变局和全球经济格局、产业格局大变动,必须进一步增强勇立潮头的勇气,以更大力度把高水平“走出去”闯天下和高质量“引进来”强自身相统一,积极抢抓市场开拓新机遇、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意识努力将开放
提升进行到底。二是要强化前瞻谋划的能力和干在实处的作风。提升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能力是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商务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更好认识把握自身优势、巩固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创造新的优势;要立足国际大势、保持开放胸襟,提高经济形势敏感性和产业变革预见性,既要有“登高望远”的格局谋虑,也要有实干争先的拼劲韧劲。三是要加强创新深化的本领和攻坚克难的方法。近年来,全市商务经济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但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挑战。新时代新问题新使命,如何深入推进湖州对外开放提档升级,考验的是商务干部的创新能力及攻坚克难的方法胆略,要突破原有工作路径,借鉴整合先进的资源方法,进一步提高驾驭国际产业竞争风浪的能力和素质。
聚焦高质量打好攻坚战,奋力谱写开放提升的全新篇章。一是围绕“强招引”,全力实施“项目集聚”行动。持续推进“1168”大招商行动,落细落实招商体系机制,稳定“千人招商”格局,持续深化“一把手”领衔式招商。聚焦八大新兴产业链,强化市场化专业化招商,加强与高端咨询机构、知名中介机构、头部基金机构和专业园区机构等合作,创新创优招商引资打法。聚焦“六率”提升,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统筹优化考核办法,提升项目质效。二是围绕“稳外资”,全力实施“招商出海”行动。实质化推进欧洲、美国、日本等境外驻点招商,绘制世界500强国内产业招商地图,力争在引进规模大、影响力强的龙头产业项目上实现突破。大力推行“基金+股权+项目”招商,加快QFP基金项目转化落地,支持试点企业在境内开展循环投资。推动国际产业园能级提升,强化与各国别深度合作,引导国别项目集聚,实现园区与当地产业深度融合。三是围绕“稳外贸”,全力实施“拓市增单”行动。围绕“我和企业闯全球、我和企业走全国、我和企业惠湖州”谋划出台专项行动方案,修订完善支持政策,全力服务企业拓市场。大力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兴市场,通过跨境电商拓展海外业务、依托已有资质开辟新能源汽车出口新渠道、大力招引和培育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等方式强化新业态拓市。
加快打造长三角省际合作战略性大平台
市区域合作办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加快推进湖州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建设,是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扎实举措和制度创新探索,更是湖州抢抓一体化机遇、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平台。
以建设战略性大平台为立足点。一是明确功能定位。积极推动将“上合区” 提升为全省重点支持的高能级战略平台,成为上海大都市圈功能拓展、科创产业协同、先进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成为上海虹桥开放枢纽承东启西、链接内陆的西向开放大通道和金西翼,成为全省有影响力的高端智造新高地、区域协同重要引擎。二是优化发展空间。以古镇复兴、“上海湾”、高新区高铁、智能制造、生活居住、生态田园环廊六大板块谋划区域升级。核心区位于南浔主城区东南侧,由“一镇一湾一城”(南浔古镇、上海湾、高铁新城)组成, 总面积31.6平方公里。三是明确开发导向。坚持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导向,将东迁街道片区(南浔经济开发区)、南浔镇片区(古镇度假区)作为主战场,其中,东迁片区侧重都市工业转型升级;南浔镇片区侧重科技创新、高铁新城侧重于科技创新、商务金融、文化旅游、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以接沪融杭连苏通嘉为战略点。一是突出“接沪”首要战略。以推进吴兴
—南浔—秀洲—嘉善跨市域毗邻区域形成高质量联动发展轴为重点,战略联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积极承接上海高端制造、优质服务业外溢,高质量打造60 科创走廊南浔节点,采取“园区整合”“一区多园”“合建园区”等灵活形式, 推进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共建合作,构建沪湖发展走廊。二是强化“融杭”“连苏”“通嘉”。主动加强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在“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领域的产业衔接,积极打造杭州都市圈北部现代产业新城。积极拓展与苏锡常地区的产业合作,共同建设环太湖经济圈。主动对接乌镇全球互联网平台,加强与嘉兴科创资源合作共享和氢能、光伏、文旅等产业合作。三是突出交通筑基。全面融入长三角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航道物流网,谋划推进苏杭城际、嘉湖城际等重大项目,打造长三角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的重要节点。加快建设浙北高等级航道,加快内河码头和航线建设,加强江港河
港无水港等内陆港口。加强与上海铁路局对接,争取与上海开通长三角旅游通勤专列,有效增加两地城际铁路高峰时段班次密度。
以产业蝶变实力跃迁为突破点。一是主动对接科创资源。加强与张江科技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精准对接,推动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知名创新平台对接合作,推动“研发在上海、孵化在南浔”。发挥南浔战略新兴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吸引国内头部投资机构及产业资本。二是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深化与临港集团、上港集团合作,在南浔开发区等片区分别规划建设现代化产业集群。围绕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紧盯在沪央企、国有企业,争取其第二、第三工厂落户湖州。三是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工业设计、楼宇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谋划布局元宇宙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
迭代升级长三角亲子乐园项目,以“南浔古镇”为龙头牵引,布局开发一批亲子乐园景区。四是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以打造“长三角农业硅谷、长三角中央厨房和农文旅融合发展试验区”为重点,进一步擦亮南浔“特色粮油”“精品果蔬”“生态湖羊”“淡水渔都”4张金名片。完善物流体系建设, 实现南浔优质农产品供应链闭环。
以经营城市运营乡村为落脚点。一是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积极推进高铁新城建设,培育形成现代化高端商圈。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加快城市新区开发。注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品位。推进建设“15分钟公共服务圈”,精心打造口袋公园、慢行绿道等微景观。二是推动人口内聚外迁。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组团式乡村发展运行模式。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积极搭建青年创业创新梦工厂,加速集聚优秀青年人才。三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实施新一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跨乡镇整治,统筹农用地整治、村庄整治、低效工业用地和城镇低效用地整治。用好城乡增减挂钩政策,释放用于
城镇开发建设的结余流量指标。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腾退收储
低效用地,推动“亩产提质增效”。四是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项目谋划,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实施EOD试点项目。加快国有平台转型,探索国有资源资产化、国有资产证券化,鼓励引导各类社会资金采取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镇化建设。
以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为聚力点。一是打造湖州城市文化重要窗口。深挖
南浔文化底蕴,进行基因解码和转化利用。积极发挥浔商文化与海派文化、宋韵文化的通联性优势,持续开展沪浔两地民间、人文交流。打造古镇观光、田园度假与文创体验融合发展的高端旅游综体。二是建设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学在南浔”品牌,充分依托上海大院名校和优质中小学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创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培育“医在南浔”品牌,积极承接上海优质医疗资源溢出,争取将长三角绿色生态发展一体化示范区内率先探索卫生健康信息、跨域医疗结果互联互通互认的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到“上合区”。三是打造营商环境最优质城区。全面对标上海,打造便捷高效政务服务,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和亲商爱商重商氛围, 推动诚信社会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解决引进人才之后子女教
育“后顾之忧”等配套改革措施。
奋力建设全国一流贸促机构市级样本
市贸促会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市贸促会X组全面准确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持续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聚焦奋力打造全国一流贸促机构市级样本,积极推动主题教育走前列、当先锋、作表率。
坚持以学铸魂,在坚定践行“两个维护”上勇争先。筑牢理想信念根基。面对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推进前无古人的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唯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方能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要主动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认真学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对浙江和湖州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5月18日在庆祝中国贸促会建会70周年大会的重要视频致辞精神和在浙江工作期间对贸促工作“三贺信一批示”精神。锤炼对X忠诚的ZZ品格。市贸促会上下牢固树立ZZ机关意识,坚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始终满怀感恩之情、赓续奋进之志, 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X的全面领导落实到贸促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ZZ立场。贸促机构是X委政府联系广大外经贸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必须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服务企业为根本,积极发挥联通政企的特色优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坚持以学增智,在增强能力本领上勇争先。在提升ZZ能力上下功夫。要扎实组织开展“循迹溯源‘两山路’、学思践悟新思想”行动,组织X员、干部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的使命担当,坚持在深学细照笃行中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升华觉悟境界。在提升思维能力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的能力。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奋力开创湖州贸促事业发展新局面的科学思想方法,不断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提升实践能力上下功夫。要坚持扬长补短、全面发展,组织X员干部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在推动经贸交流、贸易投资促进、应对经贸
风险等方面强化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