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目 录
人民公安报本报评论员:
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写在全国两会开幕之际 1
西藏日报评论员:
让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3
成都日报评论员何晓蓉:
藏在报告中的“变”与“不变” 5
吴黎华: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7
周萃:
写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之际:奏响奋斗最强音 9
和音:
“中国答卷”贡献智慧和力量 11
文帆:
特殊的两会非凡的起点 13
天水市民政局X组书记、局长剡海明:
夯实基层社区治理基础 14
顾一琼:
形成新增长极牢牢把住手中的发展主动权 15
韩磊:
以实干担当交上优异答卷 17
焦蕴平:
奋勇向前为决胜全面小康当好先行 19
金鑫张富贵:
稳住经济运行基本盘 21
潍坊市民政局X组书记、局长王汉成:
全力提升困难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22
遂昌县民政局X组书记、局长蓝一平:
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启民政新篇章 23
中共吉林市委X校刘甜甜:【更多文库微信:dad awk01免费领取】
发挥制度优势践行光荣使命 24
平顶山日报评论员:
做实新基建蓄积新动能 25
刘秀凤:
培养文明生活方式需引入法治力量 27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英华:
应对疫情冲击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29
倪思洁:
从总理的“不安”说开去 33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王森:
培育大国工匠展现深圳力量 35
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魏健馨:
全力建构国家安全体系是当务之急 36
沂水县委书记薛峰:
人民期盼的事就是我们最该办的事 39
周燕虎:
踏着新时代节拍阔步前行 41
子铎:
不一样的两会一样的使命担当 43
学习时报评论员石伟:
困难挑战越大越要深化改革 45
上饶市委组织部胡军:
向贫困堡垒发起冲刺 47
金之平:
百姓所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 48
李洪兴:
集中力量啃下脱贫硬骨头 49
李营营:
“两会”召开彰显制度优势提振社会信心 51
杨小波:
今年的“会眼”… 53
杨鑫宇:
两会上的“青年关切”为年轻人开拓美好未来 54
第一财经日报:
放开地摊经济考验政府精细化管理能力 56
新华每日电讯:
写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之际:凝心聚力再出发砥砺奋进新
征程 58
解放日报首席评论员朱珉迕:
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60
湖南日报评论员:
人民至上初心不改 62
龙跃梅:
不妨有序发展“地摊经济” 64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赵强:
扩内需促消费,深圳要有新作为 6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青: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我国应对挑战赢得未来的关键 66
袁华:
信心充电满格期待中国经济精彩新征程 70
经济日报:
勇毅前行书写新时代光辉篇章 73
海南日报观察员李豪杰:
干一件成一件锲而不舍向前走 75
中国国门时报评论员:
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78
经济日报评论员:
强信心担使命抓落实 80
深圳商报首席评论员胡蓉:
两会传递的最重要信号是信心 82
中国城乡金融报特约评论员:
助力“六稳”“六保”维护发展大局 83
瑰岩:
在务实功求实效上展现新作为 85
湖南日报评论员: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 87
姜琳:
在实干中夺回时间赢得未来 89
李成刚:
凝聚信心砥砺前行 90
特约评论员厉新建:
“地摊经济”可激发旅游活力 92
坚定信心 砥砺前行写在全国两会开幕之际
人民公安报本报评论员
(2020年5月23日)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因疫情推迟两个多月的2020年全国两会开幕了,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策,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举国关注, 举世瞩目。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ZZ生活中的大事,今年尤其不同寻常、意义特殊。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 规划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带来挑战,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生活逐步恢复正常,但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
在这样的“特殊之年”,在这样的形势下,全国两会将共谋发展大计,提振信心士气,凝聚起夺取疫情防控和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双胜利的智慧和力量。来自公安系统的代表委员们和其他与会代表委员一起, 汇民声、聚民意、传民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脱贫攻坚如何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公共卫生短板如何补齐,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通过两会这个民主ZZ舞台,“中国式民主”活力无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协制度充分彰显着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和制度魅力。
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公安工作是X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考验面前, 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坚决听从习近平总书记指挥、听从X中央号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全国两会精神上来、统一到X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任务越是艰巨繁重,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需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各级公安机关要保持清醒头脑,积极主动作为,紧扣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聚焦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工作,为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ZZ社会环境。
众志成城同奋斗,风雨无阻向前进。特殊时期召开的全国两会,汇众智、
谋良策,将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作出科学部署,也必将凝聚起攻坚克难、英勇拼搏的更强大力量。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砥砺奋进,我们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一定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让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西藏日报评论员
(2020年5月23日)
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重要时刻,承载万众期待、肩负重大使命的全国两会拉开帷幕。这是举世瞩目的盛会,更是坚定信心、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的盛会。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下,自治区X委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一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58亿元,同比增长1.0%,成为全国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省份。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成绩单”,充分彰显了我们X领导的ZZ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充分体现了我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极大提振了我们持续推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的信心决心。
重要的时间节点就是我们的奋斗坐标,隽永的初心使命就是我们的奋进动力。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这是压力与希望共生的时刻,也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刻。越是接近目标,越是任务艰巨,我们就越要以更高的ZZ站位、更实的求真作风、更强的责任担当,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工作总基调,勠力同心,锐意进取,让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持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X员干部从考验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从考验我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否起作用的高度,切实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与贯彻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落实到长足发展全过程各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在“稳”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全面推进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等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年初既定目标任务。要紧紧围绕中共中央ZZ局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工作提出的“十一个要”的部署, 以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根本方法,紧紧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特色农牧业发
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加大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基层教育水平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全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坚持把一切工作都聚焦到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上来,以项目的落实落地带动全区发展、带动民生改善,坚持困难麻烦由政府解决、把方便实惠送给群众,带着感情多解决一些群众最为牵肠挂肚的问题,把X中央的关心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送到各族群众的心坎上,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时间新故相推一往无前,奋斗接续发力永不止步。乘着全国两会的东风, 站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起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周围,牢记总书记治边稳藏的殷殷重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X中央决策部署和区X委工作要求上来,自觉把西藏工作放在X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思考谋划,持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乘势而上、锐意进取,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西藏新征程,奋力开创新时代西藏各项事业新局面。
藏在报告中的“变”与“不变”
成都日报评论员 何晓蓉
(2020年5月23日)
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最重大变化。以“六保”为“六稳”工作着力点,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中国决战决胜的目标不变。
特殊时期的全国两会,应变而变。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我们看到的是变化的会期、变化的会议形式、变化的焦点议题,更看到不变的信心、不变的决心、不变的初心。
经济发展方式在变,区域发展战略不变。
“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激活各类要素潜能”,报告明确,这是今年中国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新动能的几个亟待“变”之有效的着力方向。“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的不变指向。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落实到成都,是以东进打开千年之变。从首提东进到建设“东部新城”再到新近成立“东部新区”,名称虽易,但向东发展,是市第十三次X代会以来成都市委一以贯之的发展战略。
三年来,变的是营城理念和思路,是敢下深水的体制机制创新,是敢为人先的发展方式和建管模式;不变的,是向东发展的核心目标:建成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未来之城。
困难挑战在变,发展韧劲不变。
“中央本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 “推进新一轮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研读报告,我们从中观察到一个重要启示:不论是政府要真正过紧日子, 通过宏观政策激发市场活力主体,还是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都从不同侧面展示出,中国笃信并实践“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发展韧劲。
这韧劲,亦深藏于成都的筋骨。
疫情影响下,今年一季度全国GDP同比下降6.8%,而-3%是成都给出的答案,
高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进出口三组数据“逆行者”,让“压力测试”下的成都经济彰显十足韧性。成都如何做到?除了狠抓复工复产,把先发优势转化为实现目标任务的强大动能,是应对之道。
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推动产业生态链集成;以新经济为动能,带动产业体系升级;以营商环境优势,加速核心要素集聚融合;以社区治理基本功,织密疫情防控网2020,面对诸多风险、困难和不确定,成都的打法必须笃定:就是要最大限度做好确定性文章,在摔打中练就名副其实的“韧性城市”。
工作重点在变,理念指引不变。
“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不论是保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十三五”收官,一切目标的实现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报告指出,唯有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才能走出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之路。
“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习近平总书记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指明方向。
保持定力,之于成都,就是坚持新发展理念不变,城市“三步走”发展战略不变。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提醒成都,要用锐意进取的斗争性,求化危为机、逆势增长之变。2020年伊始,成都市委把今年确定为“创新提能年”, 从9个方面打出组合拳,就是旨在为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奠定坚实基础。
“要善于从危机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我们期待,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肩负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使命的成都,将在“变”与“不变”中审时度势、科学作为、实心干事,留下一个腾挪转身、再次出发的从容身姿。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吴黎华
(2020年5月23日)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5月21日和22日召开。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和“十三五” 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们要凝心聚力迎难而上,以必胜信念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必须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 X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它意味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将首次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全体中国人民将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同时将是人类减贫史、发展史上的巨大奇迹。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探索和路径,还将提供全球治理新经验。
必须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圆满 收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底线目标。X的十八大以来,X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坚决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脱贫后返贫,克服形式主义、杜绝数字脱贫。
必须积极应对今年经济形势的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当前,中国疫情防 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国内疫情已得到较好控制且接近全面复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加大资金统筹力度,突出保障重点,着力稳住就业基本盘。保市场主体才能保住就业、保住民生,要重点关注中小企业,要把税费减免政策落到实处,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负担,确保企业可持续性经营。要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启动实体商店消费。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积极探索社会终端供求有效衔接方式,有效刺激社会终端需求精准释放,主动满足困难群体需求,加快推进国外需求国内替代。
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巨大潜力和回旋余地。今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等国内外挑战,X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对冲性政策措施,
有针对性地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稳住了中国经济基本盘。从数据看,今年3月以来我国各项经济指标明显改善,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与此同时, 疫情之下,中国企业正在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就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出重要战略部署,以5G、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在为中国经济注入澎湃的新动能。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形势越是复杂多变,我们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写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之际:奏响奋斗最强音
周萃
(2020年5月23日)
肩负着亿万人民的重托,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汇聚北京,举世瞩目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2日隆重开幕。
本次大会是在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今年的“两会时间”跟往年相比,虽然来得有点迟,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释放了中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