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目 录
一、评论员文章人民日报
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1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3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5
奋力完成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 7
把X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9
价值引领,贯彻新发展理念 11
守住底线,坚决打好攻坚战 13
惠及群众,释放民生红利 15
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17
经济日报
着眼大局认清形势 “稳”字当头谋划工作 19
切实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水平 21
以攀登者雄姿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23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25
以“民生之暖”保稳定促发展 27
以宏观政策“组合拳”确保“六稳” 29
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1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走深走实 33
光明日报
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 35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37
— 2 —
确保民生 兜住底线 39
稳中求进,实现预期目标 41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4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44
二、解读及体会文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
以国家治理体系目标 推动市场化改革 46
韩哲:高质量发展下的稳增长 50
熊园:2020年中国经济“稳”字当头 52
国家统计局X组成员、副局长鲜祖德:
五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韧性显著增强 5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陈昌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怎么看与怎么干 59
周子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七大关键内容 64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新发展理念统领下的五大亮点 66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何自力:
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经济治理体系 69
全国政协委员马珺: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74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金华: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实践路径 76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
我国经济治理应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78
杨志勇:积极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 81
陈建奇:稳增长重在量质双轮驱动 83

专家学者:以“六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86
周子勋:把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奋斗目标中 92
盘和林:把握好稳增长稳杠杆与防风险的动态平衡 94
王一彤: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 96
中央X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韩保江: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98
全国政协常委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
“稳”字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103
范嘉欣:信心从“稳”字中来 105
中共陕西省委X校(陕西行政学院)杨洁:
多措并举推动陕西经济稳增长 108
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9年12月14日)
稳中向好、长期向好,这是我国经济的基本趋势。
刚刚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把握世界大势,总结2019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明确了202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为我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指明了努力方向。
迎难而上,负重前行。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引领中国经济持续砥砺前行。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预计全年经济增幅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位居前列。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新增就业有望超额完成预期目标。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粮食再获丰收。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农村贫困人口继续大幅减少,金融风险有效防控,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总的看,我国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工作中我们形成了一些重要认识: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实现治标和治本、当前和长远的有机结合;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系统优化;必须善于通过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 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奋勇拼搏;必须强化风险意识,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更多文库微信:dada wk01免费领取】
实践深刻表明,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尽管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都是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的。放眼世界,还是风景这边独好。我们要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 增强必胜信心,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集中
精力办好自己的事。面向未来,有X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这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船到中流浪更急,越是艰险越向前。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信心、勠力同心,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我们就一定能创造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引领中国经济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9年12月15日)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X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2020年经济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对于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在2020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就要既增强忧患意识、看到风险挑战,又要坚定必胜信心、看到有利条件,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充分把握我国经济拥有的巨大发展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X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实现明年预期目标,并不轻松。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加强各部门和各项政策协调配合,同时要积极进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明年,要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是对全国而言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
年翻一番,也是对全国而言的,并不要求每个地区都翻番,也不意味着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根据自身实际完成既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不要在数字上层层算账、层层报账,更不要弄虚作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中国人民将书写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是明年全X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区各部门要以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ZZ责任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坚强领导下,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一鼓作气、决战决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9年12月16日)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0年要抓好的重点工作时强调,新时代抓发展, 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各级X委和政府务必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X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自X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并实施以来,全X全国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美丽中国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各类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举措密集出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X必须深刻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发展理念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多层面的,绝不是只有经济指标这一项,这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必然要求。各级X委和政府必须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来,决不能再回到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决不能再回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搞所谓发展的做法上去,更不能再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去。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努力提高以新发展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的能力和水平。新发展理念五大方面既有各自内涵,更是一个整体,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要树立全面的观念,克服单打一思想,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不搞“急就章”“一刀切”。政策不能只是挂在墙上, 要切实抓好落实,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能否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一个重要尺度。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想明白、弄清楚、做到位。
知行合一,贵在行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高度ZZ责任感、守土有责的紧迫感将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落地落实,我们就一定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奋力完成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
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9年12月17日)
2020年,我们将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这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完成好重点任务,十分重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眼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必须抓好的重点任务,为我们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创造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兑现X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工作遵循。
完成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就要解决“怎么看”的问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必须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必须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改善上,必须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实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并不轻松,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面对风险挑战,必须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完成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就要解决“怎么干”的问题。要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围绕民生大事难事急事,精准发力、补上短板, 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要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要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全面做好“六稳”工作, 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意味着中华民族千年愿景、亿万人民的共同期盼将变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迈出关键一步。这在中华
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周围,全力以赴完成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在新征程上书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把X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9年12月18日)
坚持X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发挥X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突出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是明年全X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切实把X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我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指明了努力方向。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经济社会之所以能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坚持X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新中国70年来,我们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X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今天,中国经济是一艘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大,掌舵领航越重要。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要发挥X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定海神针作用,把X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做好经济工作、完成目标任务提供根本保证。
把X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就要在落实上用力。X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我们推进各方面制度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都必须坚持X的领导,自觉贯彻X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要全面贯彻X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多下功夫,把X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要巩固和用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激励广大X员、干部坚定信心、勇于担当。要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切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把X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就要在转化上用劲。必须认识到,加强X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并不是包办一切,而是要管大事、议大事, 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要提高X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改
进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方法,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不搞“急就章”“一刀切”。要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协调不同部门、不同政策在国家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定位和功能,加强全局观念,防止顾此失彼,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系统优化。要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面对更加光荣的使命、更加艰巨的任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辩证思维,增强必胜信心,勠力同心、锐意进取,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价值引领,贯彻新发展理念
彭飞
(2019年12月17日)
“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突出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就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砥砺前行。
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直接关乎发展成效乃至成败。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把握时代大势,提出并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把握时代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如果说发展是一次远航,那么新发展理念就是指引方向的航标,引领中国的发展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源于对形势的深刻分析,源于对未来的科学判断。一方面,外部环境总体趋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人口红利边际递减,发展的老路难以为继;另一方面, 世界经济正在寻找新的增长动力,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这样的历史性交汇创造了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在这样的历史关口,需要用新思路寻找新出路、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决不能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去。越是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就越是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攻坚克难中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5个方面,既有各自的科学内涵,更是一个相互联系、彼此支撑的有机整体。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具有系统思维,不能单打一。在创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中国在2019年全球创新指
数中升至第十四位,连续4年保持上升势头。在协调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形成联动,推动我国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对于
更好推动开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既强化生态环境制度的刚性约束,又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提高行政执法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