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 智囊团” 系列№ 59 6
2023年11月
目 录
福州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两年回眸 1
南坪镇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纪实 3
城乡变美更宜居 5
泸溪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7
汉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10
铁西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记事 13
怀远县围绕中心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5
尔王庄镇创新人居环境整治机制助推村庄“持久美”………… 18
丁庄街道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靓”起来 22
五莲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综述 24
金山街道办事处X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 26
石家庄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亮点纷呈 27
山南市持之以恒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见成效 30
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小碧乡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32
呼图壁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见闻 34
芝瑞镇坚持“四到位”掀起人居环境整治新高潮 36
苏垴社区以共同缔造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38
益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综述 41
泸溪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新样板 44
昌珠镇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47
驻马店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纪实 49
让乡村净起来、美起来、富起来 51
五大连池市多措并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效 55
玉溪市全面推进健康县城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57
士英街道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村庄向“美”而行 60
巴彦淖尔市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综述 61
句容后白深入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64
头道河镇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乡村“颜值” 66
兰州市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67
濮阳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综述 70
鹤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73
昌吉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纪实 78
杨林乡人居环境整治“四力”勃发 81
福州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两年回眸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实施两年以来,“攒积分”成了福州广袤乡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近日,记者行走一线,探访“小积分”带来了怎样的新变化?
一、积分制蔚然成风
夏日午后,永泰富泉乡协星村村民雷大锋匆匆赶到村里的积分兑换超市, 用50积分兑换了一桶食用油和一袋纸巾,乐呵呵地捧回了家。“家里的刚好用完了,攒的积分正好派上用场。”对于剩下的积分,雷大锋也早有打算:“勤打扫、多参与志愿活动,攒一攒,等年底再换个大件。”说起“积分”,协星村无人不晓。过去由于意识相对薄弱,村庄推广房前屋后整治、垃圾分类等存在不小难度。如何调动村民积极性,关系到环境整治效果,考验着一个村的治理智慧。
2021年开始,协星村试点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对及时清理、卫生整洁的家庭进行积分奖励,以积分兑换实物的方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让村民从“一旁看”转为“一起干”。
积分怎么评判?每个月下旬,由村“两委”干部、X员、村民代表等组成的人居环境整治考评小组就十分忙碌。他们人手一张评分表,挨家挨户上门考评环境卫生情况。各家各户的成绩还上了村委会公示栏。村里每月定期通过“红榜”宣传典型榜样、“黑榜”曝光反面案例,互督互促。每每揭榜之时,都能引来不少村民的热烈讨论。
第一年,福州选择4个县(市)区率先试点;第二年,基于良好成效,自此由点扩面,全面推广。当前,福州已提前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可实施行政村推行全覆盖。
二、提升积分“附加值”
积分制建立起来后,如何充分发挥长效作用,避免又是“一阵风”?显然, 如果仅是一纸积分,用于兑换粮油等日用品,等村民的新鲜劲一过,慢慢会丧失热情。
长乐航城街道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陈发平明显感受到了不同,他用一条“抛物线”来形容各村的兑换状态,“中间高、两边低,推行不久后,积分超市里甚至还出现过排队兑换的‘小高潮’,后来沉寂过一小段时间,登记册一个月也翻不了页。”
试着提升积分的“附加值”,航城街道将积分与村民评奖评优相结合。“比如,积分制考评90分以上累计6个月以上,可被评为三星及以上居民户,获得纳入村级后备X员储备库、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库推荐资格,五星户家庭成员次年医社保费用可由所在村代为支付。”陈发平说。
在不少乡村,“积分”还与“信用”相挂钩。罗源白塔乡与农信社联合推出“文明积分贷”,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文明积分+金融”新模式,目前已在白塔乡南洋村试行推广。积分高的兰善恩成为全村第一个申请“文明积分贷”的农户,享受30万元低利率贷款额度。
除了“增值”,通过一系列创新探索,积分的载体形式也有了些新变化—
—自从小程序“智慧福分”上线后,长乐金峰镇的一张张“积分卡”变成“积分码”,不仅查起来方便,用起来也更为便捷。
眼下,全市围绕积分数字化管理、应用模式、应用范围等方面持续深化, 如闽清、晋安、高新区全域,已落实积分信息化管理,让“积分”更有“数”。
三、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房前屋后整起来,“美丽庭院”建起来,圈养习惯养起来,“村道沿溪” 管起来积分制的“积”发下,最明显的,是人居环境的细致改变。
走进福清新厝镇江兜村村民王美福的小庭院,猕猴桃树、杏仁树绿意盎然, 坛罐堆叠野趣横生,地方虽然不大,却赏心悦目。“现在变化可大了,盆栽摆放整齐,鸡也圈养起来,进门都没了异味。”村干部王文珍对着考评表,一条条地夸赞。
而“积分制”这一金钥匙,不但扮靓了“人居环境”“美丽家园”,还进一步撬动了“乡村治理”。
高新区南屿镇五都村,把善治“账本”从美丽庭院创建、垃圾分类、落实“门前三包”等人居环境整治的常规项目,扩面至乡风文明等多方面标准,形成一本完整的“乡村积分手册”。
谁来执行?由谁监督?在村中心,一块“乡村振兴”的展示牌格外醒目, 一幅网格化治理图详细划分出村中各区域,包括户数、责任区牌、网格员和包片村民,建立起完善积分考评机制链条。
在五都村驻村书记付晓雄看来,积分制将繁琐的村务具体化,形成量化评价体系,村民成为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村务工作开展更顺畅,治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南坪镇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纪实
农村人居环境怎么整治?农民群众怎么参与?濉溪县南坪镇“多招”并举, “三网”推进,“三突出”发动,“三结合”施策,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一、营造氛围,“三网”强力推进
南坪镇织密责任网,建立三级网格体系,以村民组为单位划分网格240个, X员干部压在一线,干在一线,参照每年禁烧网格化管理的经验,每个村民组有3-5人轮流监管环境卫生,做环境卫生的宣讲员、监督员、战斗员,实行“网格化”监管,常态化监管。强化监督网,坚持问题导向,落实每日“一督查、一曝光、一通报、一整改、一销号”五个一工作法,从严从快从细督导,镇成立人大代表参加的督察组,镇班子成员带队坚持现场督查,下发督导通报、发现问题发工作群限期整改,并将整改前后图片公开,接受监督。镇人居环境考核评比组每两月逐村考核一次,先后开展4轮测评,以奖代补资金坚决兑现。用好互联网,把网格化体系搬到工作群,班子领导、督察组随手拍问题交办整改,拍亮点引领示范,各村在群里亮成效、比成绩,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二、全民参与,“三突出”顺应民意
南坪镇突出宣传引导,通过大喇叭、宣传车、宣传单、展板、抖音新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让群众入眼入耳入心。发动X员、“五老”人员走村入户、悬挂横幅等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利用群、抖音号等进行全方位宣传,扩大人居环境整治知晓率及全员参与度,提高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人翁意识, 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形成人人关心、户户参与的良好氛围。突出X员带头作用,整合队伍,设岗定责。摸排动员全镇500余名无职X员,编入21个X员志愿先锋队,本着“按需设岗、职责明确、动态调整”的基本原则,设立环保卫士、人居环境宣传岗、卫生巡查岗、文明实践岗、民意收集岗等。邀请热心村务、有影响力的老X员当管理员,使得公共设施管理变得井井有条。通过召开X员大会、主题X日活动、X课宣讲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X员充分认识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发挥X员带头示范作用,支部X员化身环境整治先锋队,积极主动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中,以实际行动改善环境“脏乱差”,提升群众幸福感。突出群众主体作用,打造美丽乡村生力军。在“五小园”“小游园”建设中,该镇各村都组建了村民参加的施工队,村民既
设计又施工,美化乡村与赚钱致富两不误。通过多次培训交流后,更加专业的美丽乡村建设团队每天活跃在周边乡村,以废旧砖瓦硬化路面,以废旧轮胎点缀装饰,美化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汇聚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因地施策,“三结合”重在实效
南坪镇把人居环境整治与创建工作有机结合,围绕文明创建谋篇布局、科学分工、高效合作、奖优罚劣,通过一系列的创建活动调动干事激情,提高整治标准,深化整治成效。与乡风文明相结合,坚持开展“思想道德模范”“各类先进典型”“文明清洁户”等评比活动,打造一户户“最美庭院”“文明清洁户”,相互比文明、相互比卫生、相互比整洁的文明风尚蔚然成风,文明提升素质,素质助推环境,形成了人居环境整治的良性循环。与社会治理相结合, 镇村建立环卫监管队伍,从加强环卫监管队伍的管理、培训及运行入手,支持他们依照“村规民约”开展日常监督工作,打造整洁、有序、优美的乡村环境, 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
城乡变美更宜居
近年来,富源县把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坚持统筹安排、扎实推进,突出重点、有效整治,实现城乡环境更美、面貌更优、品质更高,让境内群众收获满满幸福。
一、工作机制不断健全
为确保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富源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逐级包保网格化管理要求, 制定印发各类实施方案、考核办法,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富源县委、县政府建立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年一考评工作机制,成立4个督查工作组,每月对乡(镇、街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和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随机督查和暗访,建立问题清单进行分类交办, 并将督查、暗访结果纳入年底综合考核。
同时,按照“自主打造、择优选点、激励奖补”的原则,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对获得市级认定的“四美家园”乡村振兴示范点给予奖补资金。每月召开一次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会,对承办季度现场会的3个乡(镇、街道) 6个观摩点进行打分,对前3名采取以奖代补、梯次奖励方式给予奖补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建设。
据统计,富源县1738个自然村全部建立村庄卫生保洁、垃圾收集清运、定期检查和评比等制度,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员覆盖率达100%,村庄保洁制度落实率达100%。公共设施日常管护全面加强,“门前三包”“环境清洁日”等制度常态化落实,“红黑榜”制度作用有效发挥,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格局逐步形成。
二、基础设施大幅改善
小厕所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更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2023年以来,富源县紧盯改建卫生公厕127座、卫生户厕7000座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截至目前,全县共改造10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卫生公厕86座,改建卫生户厕3835座。随着改造厕所的数量越来越多,各自然村村容村貌实现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富源县委、县政府全力推进“两污”治理,解决农村环境顽疾。截至目前,县城建成区以外的10个乡(镇)已建成4座污水处理设施,预计2023
年新建6座,全县1738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有序推进,881个自然村污水得到有效管控,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积极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收处模式,力争2023年底全县10个乡(镇)集镇、1738个自然村实现生活垃圾收储转运设施设备全覆盖。目前,走在富源的村村寨寨, 各种垃圾和垃圾堆明显减少。
2023年以来,富源县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51703吨、沟渠2390公里、水塘727 个,拆除残垣断壁423处,“三堆”变“三园”450余处。经过整治,所有自然村均达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档标准8条要求。
三、示范作用有效发挥
富源县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中央及省市县媒体,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亮点进行宣传报道。发动X员干部带头示范,采取召开村民代表会、庭院会等方式,向群众深入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内容、方式、意义,引导群众改变卫生习惯、整治人居环境。
按照县有示范乡(镇、街道)、乡(镇、街道)有示范村(社区)、村(社区)有示范组、组有示范户的要求,在打造示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 的同时,每个村(社区)打造2至3个样板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打造3户以上示范户,每月对排在前10位和后5位的村、户进行“红黄榜”公示,全县环境卫生“比学赶超”的氛围愈加浓厚。
围绕干净、整洁、有序的目标,对照“四有四无”自然村整治要求,全县1738个自然村完成达标考核。在推进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有序推进自然村星级评比,目前共创成星级村1738个,2023年预计创成3个市级精品示范村、42个美丽村庄。
如今,富源县正聚焦“310”工程,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县内自然村村容村貌大改善、群众环境意识大提升,实现“颜值”和“气质”一同提、“面子” 和“里子”一起新,群众的“幸福指数”正在节节攀升,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富源大地逐步绘成。
泸溪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六月,是一个缤纷多彩的季节。记者走进泸溪县浦市镇五果溜村——村道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路灯排列有序,墙绘主题鲜明,房前屋后井井有条, 田野产业一派生机,清新的乡村气息令人心旷神怡。这是该县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人居环境大变样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今年来,该县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深入推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让农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广大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抓实责任,重拳整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项覆盖面广、任务重、内容多的大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增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动力”,该县按照“政府主导、部门支持、乡镇负责、村民参与”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月销号”工作目标、整治内容,全面落实县、乡镇、部门、村(社区)各级责任,全县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齐抓共管格局。
在此基础上,该县对农村人居环境出重拳整治。各乡镇、村(社区)和驻村工作队积极履行职责,明确工作任务,聚焦工作重点,建立工作台账,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厕所治理、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容貌秩序治理、农村建房管理、空心房危房整治、乡村治理、队伍建设、机制建设等九个方面, 制订责任清单,细化整治内容,组织各村(社区)对通组公路、公共区域、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集中开展大整治攻坚行动。同时,进一步加强人力、机械投入,继续加大空心房危房拆除力度,确保村内外无乱扔乱倒、无乱堆乱放现象,确保责任清单落细落实,做到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件件得落实。
“我们把农村人居环境主攻点放在问题治理上,带领X员干部群众全面清理生产生活垃圾,拆除空心房危房,并针对杂物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不文明现象进行现场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