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 智囊团” 系列№ 5 5 3
2023 年 10 月
目 录
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1
把握新机遇共谱新篇章 3
从“落子”东北,看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局谋划 8
从三个“新”,看习近平再次部署东北振兴 11
对标“五项重要任务”高质量推动全面振兴 14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沈阳实践 16
敢闯敢干加实干干出振兴新气象 18
加快构建具有吉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
加快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4
加强X的领导和X的建设为全面振兴提供根本保证 26
进一步优化ZZ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28
快马加鞭未下鞍 30
牢记“首要担当”建设农业强省 35
牢记嘱托踔厉奋发书写高质量发展绥化答卷 37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路 40
旗帜领航向未来强基铸魂谱新篇 42
抢抓重大机遇实现更大突破 46
提高三种能力打造振兴铁军 48
突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主攻方向 50
突出加强X的领导和X的建设 52
突出进一步优化ZZ生态和营商环境 54
突出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56
突出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58
突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60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吉林全面振兴 62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辽宁全面振兴 65
以新风正气加速发展步伐 67
增强前沿意识提升开放水平 71
主攻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73
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X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东北地区肩负的重要使命,深入分析东北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作出部署,为东北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高度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实施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战略。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以来,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在推动东北振兴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产业安全基础不断巩固,能源安全保障作用不断强化,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国防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改革开放呈现新气象。
X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作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重要部署。东北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我国发展大势和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 深刻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凸显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面向未来,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抓住重大机遇、发挥突出优势,东北一定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重振雄风、再创佳绩。“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进一步优化ZZ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作出部署,既有高瞻远瞩的思想引领,又有高屋建瓴的方法指导。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深刻把握“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系统布局建设东北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加强X的领导和X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已经告一段落,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启动。要深化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X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X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增强信心、提振精神;大兴调查研究,提高X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科学谋划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工作落实能力;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教育引导X员、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科学态度和务实精神开创发展新局面;加强检视整改,督促X员、干部正视和解决X性X风X纪方面的问题,以新风正气振奋人民群众发展信心。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新征程上,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大有可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周围,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伟业作出新贡献。
把握新机遇共谱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立足东北、着眼全局,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指明正确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时隔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主持召开座谈会谋划东北全面振兴发展新蓝图。连日来,东北三省一区民主X派成员认真学习领会,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振信心、催人奋进,不仅是实现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金钥匙”,也是民主X派履职尽责的“指南针”。
一、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
“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既是东北地区资源禀赋决定的战略定位,也是东北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使命担当,需要举全东北之力扛起这份重任。”民革中央副主席、黑龙江省委会主委谷振春认为,国家安全是东北地区发展的大前提,东北发展得越好,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能力也就越强,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九三学社内蒙古区委会主委于仁杰认为,从发展全局看,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意义在于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要从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的高度来把握。从自身条件看,如何破解矛盾、激发内生动力,如何锻长板、补短板,把优势条件转化为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是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方法论。
民革辽宁省委会主委温雪琼谈到,东北地区要坚定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ZZ使命,要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产得出、供得足”。同时还要保障稳定粮食供需平衡的大动脉
——“北粮南运”的畅通,着力推动东北地区运输网络的体系化发展,提高运输保障能力。民进黑龙江省委会主委张显友建议,一方面深入调研盐碱地和风沙地等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探索提升黑龙江粮食产能新路径,为坚决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献计出力。另一方面, 在加大食品产业发展力度、提高粮食转化率、带动食品产业迅速做大做强做优
方面议政建言。
二、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
民盟辽宁省委会副主委、本溪市委会主委李萌娇表示,东北立足现有产业优势,在“创新”二字上下功夫,关键是制度创新,要靠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来解决体制机制、深化改革问题,要靠高质量投资发展项目来解决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高水平的制度创新成果用来改革调整优化社会生产关系,高质量的投资发展项目用来激活夯实壮大社会生产力。
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一词,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温雪琼认为,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 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关键在科技创新赋能实体经济, 形成投资东北、布局东北、建设东北、发展东北的格局,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是建立更具吸引力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二是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策源地的优势。三是培养—留住—吸引科技创新人才。
“我们要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实的举措、更加饱满的热情追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台盟辽宁省委会主委蔡睿认为,要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围绕继续巩固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成果,持续拓展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全力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优化“揭榜挂帅”科技攻关组织方式,助力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提高保障国家产业安全和自主可控能力。
民建内蒙古区委会主委金桩提出,要进一步推进东部盟市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增强发展动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东部盟市新旧动能转换,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培育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型数字产业,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计划。同时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
“高质量发展就要大力推进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九三学社黑龙江省委会主委庞达针对目前中小制造企业存在技术设备老化、新兴企业比重低、
工业成本高、发展动能不足等问题,提出设立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领军服务商、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加强宣传培训,提炼共性应用场景、推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等建议。
三、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国每5碗饭,就有1碗来自东北。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民革吉林省委会主委郭乃硕表示,吉林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要突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主攻方向,按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化良田、把农业建成大产业等方面部署, 努力在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深化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养殖,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健全完善耕地保护奖惩、种粮农民收益保障等政策,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推动吉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民革内蒙古区委会主委白清元谈到,东北三省与内蒙古地域相连、人文相亲,产业资源优势互补,在推动农牧业现代化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办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畜产品有效供给是三省一区站位全局、服务大局,必须担负起的重大使命。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围绕发挥好农牧业优势,重点做好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步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三个方面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于仁杰认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就是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数字化水平,使现代农业成为重要的产业支撑。他建议,研究谋划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计划,系统梳理种业发展的短板弱项,持续提高大型农机具利用效率, 进一步推动智慧农业的推广应用。坚持大食物大产业观,不断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引进培育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协同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有力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张显友表示,要从“种粮大省”思维惯性中解放出来,合理调整种植结构, 加强与加工制造企业紧密合作,促进种植业产量、质量、经济效益统筹兼顾协
调发展,为食品加工业细化分类、实现产业化提供稳定的原料保障。树立大食物观,扩大养殖业产能,促进农、牧、禽、渔产业提升协调发展。抢抓新机遇, 布局新赛道,完善产业链条,做强特色预制食品产业,促进龙江地方特产与种植养殖主业协调发展。
围绕科技创新支撑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蔡睿建议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持续抓好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在抓好种质资源库建设的基础上,对种业创新攻关给予长期稳定支持,不断创制出优异的种质资源,从根本上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二是积极推动黑土地保护利用。要守住基本农田耕地红线,不断探索以“辽河模式”为代表的、基于辽宁耕地多种土壤类型的现代耕作制度研究, 并加以推广示范。以良法促良种,做到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三是主动谋划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引导树立大食物观,围绕粮油、畜禽、水产等重点领域, 在大田农机、特种农业装备、食品预制及精深加工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