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目 录
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 1
淮北市委 3
亳州市委书记汪一光 4
宿州市委书记史翔 5
蚌埠市委 6
阜阳市委书记杨光荣 8
淮南市委书记沈强 9
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 10
省委常委、六安市委书记孙云飞 11
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 12
芜湖市委书记潘朝晖 13
宣城市委书记陶方启 14
铜陵市委书记丁纯 15
池州市委书记方正 16
安庆市委书记魏晓明 17
黄山市委书记任泽锋 18
省直机关工委书记朱斌 19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钱桂仑 20
省国资委主任李中 21
省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王炜 22
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把全面从严治X要求落实到基层
2020年度市委(工委)书记抓基层X建工作述职报告材料汇编
(省委组织部网站,2021年1月22日)
一、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扛起X建责任。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大调研,深入城乡基层督查指导。推深做实X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多次前往支部联系点离子医学中心X支部调研指导,推动844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建立支部联系点。针对上年度有关反馈问题,建立“三个清单”,项目化推进问题整改。健全机关X建责任体系,中小学校X组织单独组建率达100%,落实国有企业X委研究讨论重大问题前置程序。严格落实X委(X组)书记抓基层X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获“较好”等次的9位市属X委(X组)书记被取消综合考核评优资格。二是聚焦大战大考,发挥组织优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百年不遇的严峻汛情,迅速动员各级X组织进入实战一线,成立一线临时X组织1028个,市县两级共12238名X员干部下沉社区值守,3821名市直机关干部参加抗洪抢险,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巢湖保卫战作出贡献,涌现出施咏康、滨湖明珠社区X委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加强保障激励,各级X组织共划拨3295.6万元X费, 用于慰问一线人员、支持灾后复建。市委累计表彰63名优秀共产X员、50个先进X组织。三是聚焦提质提效,抓实重点工作。不断深化农村基层X建“一抓双促”工程,出台9条意见激励村X组织带头人担当作为,《中国组织人事报》全文刊载我市做法并配发长篇评论向全国推介。从村“两委”正职定向考录公务员14人,着眼换届储备村干部人选2105人,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X组织43个。持续推进城市基层X建“书记工程”,全面完成44个街道“大部门制”改革, 指导城区使用下划编制招录街道公务员69名,7个社区获批省级示范,30个X组织入选省“领航计划”。扩大新兴领域“两个覆盖”,新设园区、楼宇、商圈、行业协会等X组织160个。全省城市基层X建工作推进会和全省园区非公X建工作现场会先后在我市召开。四是聚焦基层基础,强化保障支撑。做实“村X委
—X支部—X小组—X员中心户”农村基层X建网络,完善城市“社区X委— 网格X支部—楼院X小组”组织体系,持续推进X支部建设提升行动,先进X组织占比不断提升。排查解决农村发展X员违规违纪问题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严把发展X员质量关,全年新发展X员6940名。开展基层X组织书记和普通X员集中轮训,完成社区工作者“四级十二档”岗位等级核定及薪酬兑现。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市50万元以上的村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淮北市委
一是突出ZZ担当,把X建责任压实。坚持把ZZ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依托开放式X校、“e学习”远教联播平台和“村书记大讲堂”,累计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宣传宣讲1200余场次,100余万名X员群众深受教育。坚持把抓好X建作为最大政绩,市委常委带头联系X支部,带动全市1103 名领导干部建立支部联系点1312个,推动33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坚持把破解难题作为重要抓手,创新推行“书记作业”模式,市—县—镇三级X组织书记领办基层X建创新项目44个,一批基层X建问题得到有力化解。二是突出抓主抓重,把基层基础建强。聚焦建好全国城市基层X建示范市,建立完善市、区、 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持续推动“一组一会”向城市延伸,建立670个社区网格X组织、583个居民议事会,《中国组织人事报》等专题刊发。全面推行街道体制改革,按照“6+N”模式调整街道内设机构,建立实体化综合执法中心,有效破解基层“看得见管不着”的难题。创新“领头羊”队伍建设,选派50名村、社区X组织书记赴浙江挂职,高质量承办全省集体经济扶持村X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巩固X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成果,为11个信用村7000多户授信2.4亿元,新华社《高管信息》等刊载报道。三是突出上下联动,把组织优势放大。积极推行领导干部、机关X组织和X员到社区“三报到”制度,引导全市4500多个基层X组织、9万余名X员全面参与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