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5296
2023年1月
在推进基层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
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副司长 宋建武
(2023年1月6日)
同志们:
召开这次视频会议,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按照X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以及农业农村部X组关于落实和夯实基层在农机安全监管责任上的具体要求,聚焦推进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加快提升基层农机安全治理效能,全面夯实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础。刚才,大家观看了江苏“柳堡模式”专题片,听取了宝应县柳堡镇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做法成效经验;上海、安徽、湖南、广西、云南、宁夏等6省(区、市)介绍了近年来在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大家讲得很好,各地要互相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性
2017年国务院安委办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全面提升基层安全生产的精细化、信息化和社会化水平作出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相关部署要求。从农机安全生产领域看,江苏柳堡镇及其他一些省的实践表明,网格化管理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今年9月农业农村领域防风险保稳定暨三秋农业生产推进会上,唐仁健部长在听取江苏推进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典型发言后指出,江苏的做法是对怎么夯实基层责任做的有益探索,都是在落实和夯实基层农机监管责任上很好的举措。张兴旺副部长也强调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推进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对夯实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安全基础、有力支撑农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是破解农机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农机安全监管职责,有效防范化解农机安全重大风险隐患,保持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态势。今年1月—10月,全国累计报告在国家等级公路以外的农机事故95起,死亡20人,受伤34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77起,下降44.8%;死亡人数减少17人,下降46%;受伤人数减少27人,下降44.3%。新时代新征程,农业机械化步伐加快,农机装备更新换代加速,我们所承担的安全监管职责任务是巨大的,也是光荣的。目前,全国农机保有量已近2亿台(套),实行牌证管理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分别达2170多万台和250多万台,持证驾驶员1150多万人,监管服务对象量大面广,“最后一公里”监管难题较多,但全国农机安全监理人员仅2.5万人,管好农机安全仅靠这一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更有力的抓手,迫切需要更高效的平台,迫切需要更专业的人员队伍。江苏等地实践证明,借助网格化管理,能够实现监管重心下沉、关口前移、资源下投,通过发挥网格员的信息员、宣传员和风险提醒员的作用,使农机安全监管体系延伸到农机作业最前沿,有利于实现对农机安全生产的动态监管、源头治理和前端处置,有利于构建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监管格局,有利于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是打牢农业安全生产基础的必要之举。X的二十大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要强,安全是基础。农业安全生产涉及领域众多,农机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今年4月2日,我部召开全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农机安全生产提出了明确要求;客观上讲,农业本质安全水平还不够高,主观上看,还存在安全发展理念贯彻不够到位、责任链条尚未层层压实、安全监管执法偏宽偏软等问题;等等。农机安全生产作为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底线和红线,没有农机安全,既谈不上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也谈不上农业生产安全。对此,我们就农机安全监管问题多次提出“应管尽管、不落一机、不落一人”,目的就是要实现基层农机安全的全面治理,实现农机化生产的安全高效,以有力支撑农业安全生产。推进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招,是促进和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必要之举。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将农机安全监管责任有效延伸到“神经末梢”,也要在探索农业安全生产基层监管机制模式上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第三,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重要一环。X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的范畴。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系统治理,严密层级治理和行业治理、政府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