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5726


2023年4月
在四川省地方志学会八届四次理事会上的讲话
四川省地方志学会会长 陈建春
(2023年3月28日)
各位理事: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省地方志学会常务理事会,向大家报告学会2022年度工作,安排2023年度工作。请审议。
2022年,在中国地方志学会、省社科联、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指导和省地方志办领导下,四川省地方志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X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团结带领会员单位和广大地方志工作者,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服务新时代,在加强方志理论研究、开展培训交流、提升志鉴质量、传承弘扬文化等方面取得新成绩,为推动全省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强化ZZ引领,把稳学会发展之舵
一是坚持正确ZZ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会员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中共四川省委第十二届一次、二次全会精神,引领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ZZ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坚定的ZZ信念确保学会正确发展航向。
二是配合制定“十四五”规划。配合省地方志办制订《四川省“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全省地方志工作的主要任务。各会员单位参照《规划》,并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地方志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压实管理责任,筑牢学会思想之基
一是认真履职尽责,履行学会义务。认真执行章程规定,主动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省地方志办和社团登记管理单位省社会组织管理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自觉接受并通过社团年度检查;严格执行会员登记办法,及时收取会员单位会费,规范会费管理和使用。加强与中国地方志学会及其各专业分会、省社科联学会学术部的沟通联系,拓展学会活动空间。
二是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发展新会员。组织召开省地方志学会八届三次理事会,印发2022年工作要点,针对会员单位负责人变动实际,完成理事会人员调整,吸收新会员2名,健全学会组织机构。
三、践行“三个服务”,砥砺学会担当之志
一是提供资政辅治参考。发挥地方志资政辅治“智库”作用,组织撰写资政文章,从加强川陕革命根据地革命文化宣传、加快推进村史馆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传承“三苏”家风弘扬“三苏”廉洁文化、十业并举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用好史志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等方面提出资政建议,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7次。会员单位资政服务工作亮点纷呈:成都围绕“东坡文化”、望江楼文化撰写2篇资政专报,为东坡文化推广和望江楼街区升级改造提供方志智慧;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撰写成都古代清官廉吏事迹专报。泸州市继续办好“泸州史志”资政参阅内刊,形成《把握机遇融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进泸州史志事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做特“南翼”,打造独具魅力的红色文化传承带》等7篇资政报告。广元撰写的《让厚重文化滋养心灵用历史智慧助推发展——史志“七进”工作的调研与建议》等资政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遂宁指导编纂出版《盟遂合作志》,为新时期多X合作、共同致力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内江完成多篇资政报告,《关于建设糖业博物馆的建议》引起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进入决策程序,糖业博物馆建设已纳入规划。乐山撰写《乐山市中医药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现状调研及对策建议》《宋蒙嘉定战事及三龟九顶城复原厚植乐山大佛景区文化》等资政文章。南充市派员深度参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会务工作,并为大会提供咨询服务和相关历史资料。宜宾撰写《关于统筹保护利用郑佑之、赵一曼故居等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的建议》《春风村发展史的经验与启示》等资政报告,获市、县领导签批并转相关方面研究落实。巴中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的决策部署,组织编纂《巴中文旅康养图志》。资阳开展红色遗址保护开发利用资政课题研究,撰写《资阳安岳革命老区发展与文旅融合的基础研究》等文章4篇。阿坝以受邀参加“四川松潘首届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发展文化论坛”为契机,完成《传承“正源”顺“势”而为——方志视野下的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文化初探》资政课题研究。
二是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配合省地方志办编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2022)》。相关会员单位完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2022)》供稿。德阳举办成德眉资X史地方志事业同城化联席会议、地方志助推成德眉资文旅同城发展研讨会,成德眉资四市X史地方志部门签署《成德眉资X史资源交流共享协议》《成德眉资地方志部门资源交流共享框架协议》,同时发布“成德眉资X史地方志专家库”“成德眉资同城化大事记”“成德眉资红色+乡村旅游线路”。内江在成渝铁路建成70周年之际,编纂《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在内江》。
三是记录治蜀兴川壮阔历程。配合省地方志办,推进四川扶贫志、全面小康志编纂前期准备工作,编纂出版《蜀地战贫——聆听扶贫之声》,讲好脱贫攻坚四川故事。各会员单位主动记录脱贫攻坚、抗疫防疫、两项改革、乡村振兴等伟大实践,推出系列史志成果:遂宁市完成《遂宁市脱贫攻坚志》初审。宜宾编纂出版《宜宾“两项改革”与乡镇区划村级建制变迁(2019—2020)》,记录宜宾乡镇区划村级建制改革进程及成效;分年度编纂《宜宾市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概览》2019、2020两卷,记述全市省级示范村的创建历程。雅安完成《脱贫攻坚志》初稿。资阳市编纂出版《资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阿坝完成《汶川县扶贫志》《茂县脱贫攻坚志(资料辑要)》编纂,编纂出版《守护净土阿坝战“疫”——阿坝州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录》。甘孜编纂出版《甘孜州图鉴——甘孜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辑》。凉山编纂出版《凉山脱贫攻坚亲历者口述实录》。
四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配合省地方志办持续推进全省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工作。服务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组织编纂《大熊猫图志》英文版、《九寨沟图志》。指导会员单位围绕本地特色文化、景点、产品、技艺等,编纂特色志鉴和地情读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四川年鉴社编纂出版《四川年鉴(2021)》英文版,服务对外开放;成都持续出版《成都年鉴》英文版及简本,不断增加年鉴应用品类,深度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攀枝花积极参与新时代攀枝花精神凝练、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攀枝花芒果地理标志产品申报、机要交通史料挖掘、攀枝花机场迁建、三线建设英雄纪念碑打造和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等,提供各类资料80余份;自贡市地方志办与市纪委监委合作打造西区廉政文化景区;泸州编纂的《方志泸州·地理标志产品》被选为首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论坛宣传用书;德阳做好黄继光纪念馆、广汉市向阳镇改革陈列室等场馆改陈布展,为德阳市规划馆、“德阳之窗”建设提供志书、地情书和建设意见建议;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配合市委宣传部完成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专项核查,对县(市、区)12个纪念场馆布展内容进行审查把关,参与绵阳市三线建设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