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6144

扫描二维码关注“政论文”公众号
2023年6月
爱是生命意义的根本
在博昊第二届湖北大学学子会换届聘任暨表彰仪式上的讲话
湖北博昊济学基金会理事长 余仲廉
(2023年6月8日)
亲爱的博昊学子们,你们好!
今天,你们在美丽的湖北大学举行博昊基金会湖北大学学子会的换届仪式,我很想与你们共享这快乐美好的时光,可是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前来,特写上几句话,让学子李小芸代我向你们表示祝贺!
博昊基金会的会训是“博善、济学、铸鼎、报国”,我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和宗旨,追求和发展博昊基金会;也是以这样的理念和精神,对你们进行培养与塑造,助力你们成为铸鼎报国的人才、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这就是我践行着生命意义的根本表现——爱。
为什么说爱是生命意义的根本呢?《大学》中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此段话是先反推着讲的,即从治国往后推至格物,德才兼备的君子如何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大学》中接着又讲:“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是从正面讲,即从格物往前推以至平天下,德才兼备的君子如何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大学》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它把人生意义的根本,从起点到终点和又从终点到起点两个方面,进行了往返的论述。在论述清楚后,《大学》接下来又对这两段话所揭示的实践过程进行论证:“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之所以进行论证,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