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6111
扫描二维码关注“政论文”公众号
2023年6月
在省政协“界别同心汇”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省政协主席 葛慧君
(2023年4月25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界别同心汇”去年试点创建工作,研究部署下阶段深化推进任务。今天通过远程视频会议的方式,扩大了参会范围,各市政协主席、分管副主席,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主任、专职副主任,创建单位和预备创建单位的牵头委员和指导员都来参加,有利于大家把握定位、协力推进。刚才,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60个创建单位进行了授牌,观看了“界别同心汇”线上平台应用演示和两个“界别同心汇”的创建工作介绍,一会儿,还要对大家进行辅导培训。可以说,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推进会,也是一次培训会。首先,我代表省政协X组和主席会议,对刚才授牌的创建单位表示祝贺,对积极申请加入的预备创建单位充满期待,对大家为“界别同心汇”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ZZ高度和战略高度,对新时代新征程的人民政协使命任务提出新要求,其中特别强调要“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制度机制”。“界别同心汇”作为省政协重点打造的五大平台之一,核心内涵是“同心同向同行汇识汇智汇力”,是延伸履职触角、更好联系服务界别人士和界别群众,面向社会传播共识的有效载体、聚识阵地,契合中共二十大报告对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此项工作自2022年7月启动试点创建以来,省市县三级政协和20个试点创建单位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开展的聚识活动面向各界,各具特色,受到了界别群众的欢迎好评,初步聚了人气,形成了影响力,逐步从“有形覆盖”迈向“形神兼备”。具体讲,有四个特点:一是上下联动一体发力。省政协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创建意见,成立协调小组,制定深化方案。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多次参加主题活动,开展专题宣讲,指导创建工作;委员活动工作室加强统筹协调,开展实地调研,组织辅导培训,相关专委会配合做好服务联络工作。市县政协层面,很多市政协和有关县(市、区)政协主席亲自督导协调,推动本地试点创建工作。应该说,初步形成了三级政协组织和委员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氛围。二是场所建设规范有序。各创建试点选择在所依托领域的公共场所,按照“六有”要求,进一步规范场地建设、名称标识、活动计划等要素,为同心汇常态化运行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条件。三是主题活动各具特色。各创建试点根据团队成员所能,针对影响对象所需,开展系列主题聚识活动,包括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数字赋能、专精特新、健康中国、抗疫精神等多个主题,内容丰富多元,“一汇一品”初见成效。四是影响受众不断拓展。从各创建试点开展的活动来看,受邀参加的包括不同行业从业者和界别群众,有新生代企业家、高层次科技人才、新侨人士、海归、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校师生,等等。通过“界别同心汇”,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有了常态化的渠道和平台。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界别同心汇”作为一个全新的履职平台,一些地方和委员由于认识理解的不足,导致建设与使用还有不少问题。比如,有的功能定位不够清晰,活动主题不够聚焦;有的活动缺乏内涵,吸引力不强;有的活动形式不够开放,界别群众参与不够;有的政协组织没有把这个平台纳入工作范畴,属地指导服务保障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反映出“界别同心汇”的创建质量还有待提升、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制度机制尚需完善,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赋予人民政协新的使命任务。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王沪宁主席就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林武书记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强调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努力“聚共识、固团结”。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界别同心汇”创建工作列入了2023年工作要点。落实好中共中央、全国政协和省委对政协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需要我们聚焦高质量可持续,以更强的ZZ担当和更实的思路举措,推动“界别同心汇”迈上新台阶、展现新气象、彰显新价值,努力成为政协组织为“走在前、开新局”凝心聚力的重要平台。下面,我就深化推进“界别同心汇”创建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创建“界别同心汇”的重要意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站位始终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为什么我们要花大气力创建“界别同心汇”?随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随着深入推进创建实践,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我理解,创建“界别同心汇”的意义,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要从扛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ZZ责任的维度来理解把握创建“界别同心汇”的ZZ意义。中共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人民政协作为ZZ组织,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就要通过有效工作,把“重要阵地”建得更牢固,把“重要平台”建得更宽广,把“重要渠道”建得更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