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6246

扫描二维码关注“政论文”公众号
2023年7月
母校是我们永远的港湾
在2023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1984届历史系校友 卜宪群
(2023年6月22日)
亲爱的各位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参加母校的毕业典礼,更幸运能有机会作为校友代表、往届毕业生代表在这个盛大的典礼上发言。平时在工作上和学术会议上我有很多很多的发言,但今天的发言是不一样的,是我感到最激动和最光荣的一次发言,因为这是我同母校8606位即将踏上人生新旅途的学弟学妹们在一起分享学业有成、未来可期的幸福时光。谢谢母校给我这份殊荣!
我是1980年进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的,1984年本科毕业后,我继续在母校历史系跟随著名历史学家万绳楠先生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后,在安徽大学历史系工作。199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跟随著名历史家林甘泉先生攻读博士学位。1995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原历史研究所)工作至今。从进入母校开始计算,至今已经有43年的历史,从硕士毕业算起,至今也有36个年头。我的经历很简单,我的岗位很平凡,但和今天的学弟学妹们相比,我在母校学习的时间可能比你们当中大多数的人都长,从离开母校后与母校的联系始终也没有中断。现在,我还是历史学院的兼职老师、中国区域文化研究院的院长,在母校已经培养毕业了两届博士,还有两位在读博士。与母校几十年来的深厚感情决定了只要母校需要,我都会竭尽所能为母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站在今天的典礼台上,往事历历在目,回想几十年的岁月,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母校是我们永远的港湾”!
这个港湾是我们成才的摇篮,是我们获得知识的台阶。虽然在今天的高等教育所谓排名序列中,我们母校的地位可能并不显赫,但我们的母校却有着自身的历史与荣光。同学们学习校史都知道,在近百年的时光里,母校不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个历史阶段培养了各种类型的大批人才,也以自身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学术成就在学界享有盛誉。以我当时学习所在的历史系而言,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无论是断代史还是专门史,都汇聚了很多该领域的一流教授,他们的学术成就不仅为当时的史学界所公认,也是今天后来者绕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