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7764


2024年1月
在第八次陕南循环发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3年10月31日,根据录音整理)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陕南发展,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促进循环发展、实施陕南移民搬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正永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提出了许多对陕南长远发展具有指导性和引领性作用的意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陕南步入了较快的发展通道,呈现出诸多亮点。一是经济增速连续四年超过全省,特别是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前三季度增长13.4%,高出全省2.3个百分点。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300公里,西康铁路复线、汉中机场迁建工程即将建成。三是以汉中盆地、月河川道、商丹谷地三大产业聚集区为核心的工业园区初具规模,产值已达800亿元,占工业比重年均提升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年均增加100户以上,中航集团、比亚迪和省内的陕西延长石油、陕西有色、陕煤集团等大型企业相继在陕南建厂。四是群众生活显著改善,三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6.6%和21.2%,高出全省3个和2.4个百分点,20多万群众完成了避灾移民搬迁。陕南三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深化重点改革、推进城镇化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这充分说明,陕南循环发展起步良好,已进入加速阶段。
  当前我国正处在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加上世界经济还处于深度调整之中,使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但就陕南而言,由于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以上几方面带来的影响不会很大。必须发挥优势,乘势而为,按照“五位一体”和“四化同步”的要求,以循环发展理念提升工业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将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来挖掘,加快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努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以三大循环经济园区为重点,促进优势产业聚集发展
  一是要把在重点园区集中布局,作为推进陕南工业化的基本路径。陕南有20个县被列入限制开发区域,有13个县区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被列入禁止开发区域,汉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加之陕南建设空间有限,只有工业集中布局、循环发展,才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三大循环经济园是集群化的载体和循环发展的平台,一定要推动工业企业和项目向其中聚集。在这个问题上务必严格把关,决不能搞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到处上工业项目,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多资料 +微信:
  二是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构建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对重要产业进行集中布局和链条式发展,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标志。从我省产业结构来看,除能源化工产业外,其他产业尚不能成为支柱产业的根本原因,就是主导产业还不强,配套产业难以形成。而三星项目一落地,就有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