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432


2024年1月
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2015年4月20日,根据录音整理)
刚才,大家就一季度全市经济形势作了很好的发言,突出了问题导向,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也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建议。可以看出,大家都想为全市发展大局分忧解难,都想为无锡人民多办实事,有了好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推动无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有了坚实的保障。下面,我就经济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咬定发展不动摇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始终是我们X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除非发生战争,否则无论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这一条始终不会变。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年底对江苏发展提出了“强富美高”新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经济强。经济强是基础,没有经济强,其它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历史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无锡的发展创造过许多骄人业绩,比如改革开放之初放手发展壮大乡镇企业,在全国开创了“苏南模式”;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无锡抓住浦东开发开放重大机遇,开放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新世纪以来,无锡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在人才科技等方面打响了品牌。但现在无锡的发展确实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形势不容乐观。从统计资料看,最近几年无锡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下降比较明显,在全省全国的排名持续下滑。2010年以来,无锡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大中城市的排名,地区生产总值由第9位下滑到第13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第12位下滑到第17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第8位下滑到第10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第17位下滑到第20位,进出口总额由第8位下滑到第11位,出口总额由第8位下滑到第13位,到位注册外资由第12位下滑到第19位。超越无锡的城市不仅有东部城市、沿海城市,而且还有中部城市、西部城市。从苏南五市比较看,“十二五”前四年,无锡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指标的增幅,都是连续4年垫底。可以说,现在无锡的发展到了一个负重爬坡的关键阶段。发展是硬道理,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的头脑要清醒、精神要振作,要咬定目标不放松,聚力发展不动摇,居危思危、思危奋进,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把经济发展困难期变成迈上新台阶的机遇期。我相信,对于曾经创造过发展辉煌的无锡干部群众来说,更加懂得抓好发展的意义,更加懂得走在前列的责任。我更加相信,无锡的干部群众只要团结一心、共同奋斗,鼓足干劲、负重拼搏,就一定能把无锡的发展史谱写好、续写好。
二、积极有为稳定增长
稳中求进,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稳是进的基础,进是稳的保障。没有稳,进无从谈起;没有进,就不可能有长期的稳。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既保持中高速增长又迈向中高端水平,是对我们的现实考验,是我们有没有资格领导经济工作的“试金石”。各个地区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遇到的矛盾也不同。就无锡而言,当前稳增长是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近几年来,全国、全省的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速度总体是下降的,但无锡下降的幅度更大、程度更深,并且到目前还没有真正企稳。从统计资料看,地区生产总值“十五”期间平均增长14.4%,“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长13.5%,“十二五”前四年平均增长9.8%。今年1-3月,无锡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大多数仍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这是无锡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经济新常态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速逐年降低,更不意味着由减速变为持续失速。我们追求有质量的增长,但实现高质量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也难有发展质量和效益,并且经济增速回落时,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指标下滑可能会更快。如果增速持续回落,滑出合理区间,再要拉回来就很困难了,还会引发一系列其他矛盾。做经济工作也需要底线思维,这个底线就是经济增长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实现稳增长面临的许多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切实增强稳增长的信心。这个信心,来自于无锡扎实的经济基础、产业基础,这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来自于无锡有一支敢于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创业的干部队伍、企业家队伍;来自于国家和省近期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比如,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改革出口退税运行机制、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适时适度调节房地产市场,等等。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用好各类政策机遇,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更多资料+微信:nuo 180914
三、扩大有效投资
从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外需难以出现明显回升,消费也是客观的变量,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投资。这是因为投资在当前也是需求,能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在后期能够变成生产力,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并促进居民增收,进一步支撑消费增长。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