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564
2024年1月
在市政府第八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8月24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政府第八次全体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和8月15日市委常委会精神,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更多资 料+微信:
一、认清形势,提振信心
从7月29日到今天,我到攀枝花将近一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先后到三区两县作了调研,分部门召开了6次座谈会,翻阅了大量文件资料,边工作边熟悉情况,对攀枝花有了初步认识。总体可用两句话概括:一是当前形势喜忧参半,二是下一步发展危中有机。
(一)发展态势稳中有进,“六喜六忧”客观存在
喜有六喜:一是发展思路清。市委、市政府以“三个加快建设”为战略定位、“四区驱动”为战略抓手、“三个转变两个跨越”为战略目标,定位科学、抓手有力、目标明确。二是干部干劲足。广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精神状态好。三是资源禀赋佳。钛储量居世界之冠,钒储量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石墨储量居西部之首,是中国钒钛之都。四是生态环境优。“六度”禀赋,宜居宜游,是阳光花城、康养胜地。五是经济基础好。我市已成为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重要的“南菜北调”基地、全国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拥有国内唯一的金属材料类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城乡居民收入位居全省前列。六是工作措施实。围绕目标任务,各县区、各部门都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举措,在稳增长、调结构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1~6月,地区生产总值完成总量490.57亿元、增长8%,达到年初预期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1~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比年初预期目标和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0.6、1.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比去年同期上升5位;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6亿元、增长0.5%,扭转了去年以来的负增长局面。7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5.27%,比去年同期高3.91个百分点。截至7月底,累计向上争取到各类资金73.08亿元,其中:财力性补助资金22.2亿元、专项补助资金24.09亿元、地方政府新增债券8.52亿元、地方政府置换债券18.27亿元,有效缓解了财政收支平衡压力。
忧有六忧:一是深层次矛盾较多。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产小二产大三产弱,服务业占比仅23.96%,最高的东区也才36.35%,最低的仁和区仅14.08%;抗风险能力不强,全市对单一产业、个别企业的依赖度过大;产业层次不高,工业集中在产业链上游,服务业以传统低端业态为主,旅游业尚未形成具有较大吸引力的景区、景点;市场发育不成熟,集聚和辐射能力较低,消费外流现象比较严重;城乡建设规划滞后,“先生产后生活”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二是经济下行趋势仍在。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发展指标虽然多数达到年初预期目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1~6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下降0.8、0.6个百分点;1~7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下降5.6、1个百分点。三是投资拉动后劲不足。现有项目推进迟缓、投资意愿不强,新项目落地较少,在库项目存量不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自4月份起已连续四个月逐月走低,特别是7月份,仅完成39.6亿元,环比下降47.69%、同比下降27%。1~7月,120个重大项目仅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7.38%,欠进度10.95个百分点;扣除工期较长的“四电两路”项目,全市年度投资存量仅189.79亿元,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钒钛高新区分别仅剩75.24亿元、15.81亿元、37.44亿元、46.4亿元、14.23亿元、0.67亿元。四是财税收支矛盾凸显。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虽扭负为正,但比年初目标低4.5个百分点,个别县区甚至下滑百分之二十几,市本级经常性财政支出缺口全年预计将达到3.7亿元。五是面临潜在社会风险。停工停产企业不少,下岗职工安置难度较大,如盐边县现有煤矿15个,但在产的仅3个;加之不少企业资金紧张、减员减薪、社保欠费等情况突出,致使就业形势严峻、社保运行艰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比较繁重。六是实现千亿目标任务艰巨。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虽然增速达到了年初目标,但总量为490.57亿元,未能实现“双过半”,下半年压力不小。更多资料+ 微信:
(二)机遇与挑战并存,危中有机
当前,我市正处于决胜全面小康、加速结构调整、推进城市转型、全面创新改革的关键时期,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有难得的机遇。
一要正视问题,清醒地看到面临的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宏观经济低迷,全球需求和贸易增长乏力,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钢铁、煤炭产能过剩严重,铁矿石产业受国际低价矿严重冲击,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从自身情况看:“总量小、不协调、欠发达”“发展不足、发展不够、发展不充分”是最大的实际,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生产要素成本偏高、资源环境约束日趋收紧等问题突出,转变发展方式、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
二要危中寻机,于困难中看到希望。一是具备良好基础。前面讲到的“六喜”,涵盖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积极因素,是攀枝花加快发展的最大优势。特别是中国钒钛之都、中国阳光花城、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建设的有力推进,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面临诸多机遇。我市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叠加区域、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先行先试地区、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主体功能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些国字号名片,蕴含着相当可观的政策红利,为我们争取国家、省支持提供了有效结合点。当前,国家正积极打造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加大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积极化解煤炭、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加快打出电改、税改、费改、债转股等“三去一降一补”组合拳,这些都与我市密切相关。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和省政府《攀西经济区2016年重点工作方案》指出,要继续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开发重大科技攻关,加大国家级钒钛高新区建设力度,加快建成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表明省委、省政府对我市发展高度重视。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