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8802


2024年1月
在市委七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7年1月3日)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6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岳阳篇章。
去年12月14—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作重要讲话。会议主要精神包括:“一个经济政策框架”。会议指出,十八大以来,X中央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即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一个重要原则”。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条主线”。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四大主要任务”。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会议强调要按照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
前不久,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家毫书记、达哲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充分肯定2016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科学研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要求,提出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切实抓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有效需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关键性改革、加强和保障改善民生等六项工作,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我们要吃准吃透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这里,我讲四个方面意见。更多资料+ 微信:
一、准确把握形势,增强发展责任感
一个地方的发展,是历史累积和接续奋斗的过程。当前,岳阳已经站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全市上下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主动担当,切实肩负起加快岳阳发展的历史责任。
1.看成绩:基础好、态势好。刚刚过去的2016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迎难而上,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进一步巩固了多年来奠定的良好基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市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达到3100亿元、2300亿元、1100亿元、1100亿元、330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主要指标增速处于全省前列。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非公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提高,非公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达80%、67%,全域旅游、航运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增长点加速成长。改革开放活力显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行政审批制度、不动产统一登记、公共资源交易等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开放型经济体制、屈原农村改革集中区建设等特色改革全省领先;创新创业深入推进,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万户以上;“一区一港四口岸”建成运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8万标箱,城陵矶港一举扭亏为盈。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可望达到94%,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1.6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26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生态环境更加宜居,城乡面貌不断改观,防汛抗灾工作扎实有效,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看差距:短板多、困难多。主要表现为“四短一缓一减一增”。“四短”就是产业结构不优、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开放型经济不活、金融服务业发展不足这四块“短板”制约仍然明显。“一缓”就是经济增速放缓,有效投资增长乏力,项目开工不足,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企稳回升困难不小。“一减”就是发展动能减弱,传统优势正在逐步消退,新兴动力仍在孕育之中,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快。“一增”就是风险隐患增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政府债务、民间借贷、房地产、安全生产等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3.看大势:机遇大、压力大。一方面,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加力发力,岳阳处于几大战略交汇叠加的黄金节点;国务院刚刚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做大做强岳阳等区域中心城市,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节点;省第十一次X代会将岳阳定位为全省“三极”中的第一极,把岳阳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地,对岳阳的支持力度将会更大。等等这些,都为岳阳进一步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加快发展,提供难得机遇,增添政策红利,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仍然存在,“逆全球化”思潮上扬,稍有“风吹草动”就会产生“蝴蝶效应”。放眼区域竞争,在沿江13个同类城市中,我市经济增速处于中下游水平;在全省14个市州中,尽管我市总量靠前,但与“标兵”长沙越拉越远,与“追兵”株洲、衡阳、常德越来越近,岳阳距离“极”的标准还较远,担当“极”的压力还很大。
4.看潜力:后劲足、干劲足。市X代会描绘了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的宏伟蓝图,作出的战略部署、凝聚的共识共为、形成的浓厚氛围,正在转化为干事创业、思进求变的强大动力。特别是这些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注重谋长远、打基础,先后布局了一批重大战略项目、推进了一批重大平台建设、完善了一批城乡基础设施、出台了一系列有效抓手举措,为加快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综合分析,加快岳阳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劲。只要我们振奋精神、鼓足干劲,视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变“赶考”为赶超,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就一定能不断开创岳阳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二、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主动权
2017年是X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贯彻省市X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要全面贯彻落实X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X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突出工业强市,坚持项目为重,着力转型升级,加强民生保障,注重实干担当,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奋力谱写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岳阳篇章。
市委考虑,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9%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把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9%左右,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与新常态下保持中高速增长规律相适应。二是与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相衔接。按照我市这些年来实际增速一般高于全国2~3个、全省0.5~1个百分点的态势,提出9%左右的目标,把握了中央和省委要求,切合岳阳实际。三是与我市“十三五”规划和市X代会确定目标相匹配。这样的速度基本能够实现“十三五”规划和市X代会确定的目标。四是与新增长极建设潜力相吻合。今年的目标均略高于2016年预计完成值,有利于自加压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特别是我市经济增长蕴藏巨大的潜力和弹性,只要把握得当、工作有效,完全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按照中央、省委要求,保持定力、集中精力、激发活力、精准发力,切实把握四个方面的要求。
1.紧扣“一个中心”。新常态下,无论外部环境如何纷繁复杂,我们都要始终紧扣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要树牢“中心”意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不足仍然是岳阳最大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