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767


2024年1月
在“四城”同创启动暨新型城镇化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5年4月18日)
今天召开“四城”同创启动暨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作会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会。除了乡镇和部门负责人外,还特地请来了城区部分民营企业、房地产开发商、旅游从业人员、宾馆酒店老板、出租车公交车司机、社区干部参会。这说明城市建设与管理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情,需要共同献智出力。会前,我们看了专题片,大家应该有深刻的感受吧。刚才,常务副县长任伦杰作了主题报告,就“四城”同创和新型城镇化做了全面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请大家不折不扣抓落实。在这里,我强调三点。
一、为什么要搞“四城”同创
第一,开展“四城”同创是巩固新型城镇化成果的需要。去年,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城镇建设推进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是县城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街道黑色化、夜景亮化工程实施后,又组织了“摆整齐、扫干净、讲规矩”活动,治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涂乱画,使街道干净整洁了,灰尘少了。二是交通秩序有了很大改变,通过划停车线、督促单位大院对外开放,使街道比过去畅通了。公交车已开通3条线路共16台。两家出租车公司相继组建,119台出租车投入使用,改写了全省唯一没有出租车的县城历史。三是城市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变。添置了一些必备的基础设施,新建的公交站牌亮相山城,清新悦目,外地客商来巴东感觉有点大城市的味道了。但是,仅有这些改变还很不够,与外地旅游城市相比差距很大,与文明城市相比差距很大,与宜居宜业城市相比差距很大,与市民的期望相比差距很大。新型城镇化必须是有人、有产业、能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适合人居住、适合人生活、适合人创业。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加大力度、增加投入,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第二,抓好“四城”同创,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需要。不管我们生活在农村还是城镇,总期望过得平安幸福,宁静祥和;希望出行便捷,就医方便,学校质量高。希望环境舒适,空气新鲜;希望孩子有玩乐场所,老人有休闲散步地方,市民能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我们开展“四城”同创,就是要使城镇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区绿化、亮化更加完美,街道更加干净整齐,空气更加新鲜,人文环境更加温馨,人民群众充满幸福感。
第三,抓好“四城”同创,是打造旅游目的地的需要。今明两年,是我县“旅游产业建设推进年”。我们记得,2013年9月14日,“船进恩施,夜泊巴东”旅游线路首批380名游客上岸;10月22日,“宜昌—神农架—巴东—恩施”大型专列专船428名游客上岸。而同时出现的尴尬情况是,游客接待车辆跟不上、宾馆食宿跟不上,必要旅游条件都没准备好,导致工作不能延续。搞旅游,六大要素相关联的产业链缺一不可。“吃”是首位,我们巴东饮食文化特色挖掘不够,有商标有名气的巴东产品还没成为旅游产品,不能吸引游客购买,特色餐饮也十分有限。“住”是根本,游客不住下来,其他消费无从谈起。全县目前大小宾馆虽然有200家、星级农家乐153家,床位4700张,但很分散,遇到大型团队,食宿难以满足需求。“船进恩施,夜泊巴东”380名游客分住在城区八九个宾馆,管理与服务极不方便。快捷的交通,是做大做强旅游的前提。我县水运、高速、铁路、旅游生态路的交通大骨架形成,但互联互通还不能达到高效快捷。巴东虽然有国家5A级景区神农溪,4A级景区巴人河、链子溪,还有水布垭世界高坝、清江画廊、三里城廪君遗风、无源洞探险,但配套设施和接待能力没有跟上。购物和娱乐是旅游增值的重点,县城没有旅游产品一条街,导游无法推荐游购。旅行社编排的土家歌舞,演出水平不高,民族文化挖掘不够,地方特色不鲜明。我们外出旅游,各旅行社都是压低团费,在景点特色娱乐和消费上做文章,获取收益。巴东有纤夫,有土家文化,有历史名人,具有做好旅游娱乐项目的先决条件,但都没利用好。因此我们必须开展“四城”同创,实施库岸综合治理工程、城市绿化工程、亮化工程,加快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市容环境卫生,解决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打造文化精品,让更多游客走进巴东,停留巴东,游玩巴东。
第四,抓“四城”同创,是解决管理短板的需要。巴东县城建设与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城区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毋容置疑,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城市建设特色彰显不够。很多专家说巴东县城没有特色,没有气质,没有乡愁,没有难以忘怀的记忆。二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够。许多该有的没有,该建的没建。市场少,停车场少,公厕少,市民活动场所不够。三是市容环境卫生状况差。文明健康行为和卫生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脏乱差现象还很普遍。在建工地建筑垃圾长期占道。绿化带、花坛、背街小巷垃圾死角普遍,一些小区、农贸市场周边污水横流。一些市民采摘绿化花草,毁坏行道树,踩踏草坪,硬穿花坛。四是市民素质急需提高。不文明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