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9972
2024年1月
在深化临港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7年10月31日)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深化临港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动员临港开发区、澄江街道各级X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服从大局、步调一致,扎实有序地推进深化临港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共同把这件事关江阴发展全局、事关临港开发区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办好,推动临港开发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提升、赢得新跨越。
这次深化临港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干部群众关注度高。为此,市委、市政府极端重视、深入研究、反复论证、慎重决策,前后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期间,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特别是袁秋中副书记、计军常委牵头,临港开发区、澄江街道和市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7月18日,市委常委会就改革方案,进行了专题研究;8月4日,市委专门召开十三届四次全会,以市委全会的形式讨论研究临港开发区行政区划调整事宜,并形成决议。方案上报无锡后,无锡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9月5日、9月21日,无锡市政府常务会议、无锡市委常委会分别研究并通过了我市部分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方案。9月30日,市委再次召开常委会,就改革的准备情况听取了专题汇报,就改革的实质性启动进行了专题研究。应该说,通过前期的精心筹备,目前,深化临港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为今天会议的顺利召开、为会后相关改革的稳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刚才,蔡叶明市长宣读了《江阴市部分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意见》《中共江阴市委、江阴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临港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崔荣国宣读了干部任免名单,计军常委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大会还为新成立的夏港街道、申港街道、利港街道X工委、办事处举行了揭牌仪式。下面,我就做好这次改革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深化临港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高度思想自觉
临港开发区成立11年来,在历届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临港开发区紧紧围绕打造竞争力一流的国际化开放园区,在产业集群发展、企业转型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发展上主动作为、奋力开拓,呈现出持续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开发区的前列。为进一步放大临港开发区的竞争优势,充分释放开发区的体制机制活力,加快推进临港开发区“二次创业”,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深化临港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大家务必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次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多 资料+微信:
1.这是临港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再深化。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向来是开发区的生命所系、活力所在。从2012年临港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启动以来,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先后进行了4次改革:2012年2月,实施临港开发区与申港街道一体化管理,迈出了解决开发区与两镇两街体制矛盾的第一步;2013年3月,撤并夏港申港利港三个街道,实现更大范围的区街一体化,提高了资源整合度、产业集聚度、城乡统筹度;2015年1月,实行“一区四园”,做实临港街道,推动临港开发区从行政管理、事务管理的“虚功”中解脱出来;2015年7月,实施开发区与璜土镇区镇一体化管理,实现了全域范围内的管理一体化、发展一体化。可以说,每一次的改革,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补齐短板、推动发展。通过这几次改革,临港开发区无论是资源的高效整合,还是政令的统一畅通,都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实践在发展,形势在变化,这就决定了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劳永逸,而必须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因时因地制宜,进行再调整、再深化、再改革。从现状看,在临港开发区运转过程中,行政体制不够畅、资源配置不够优、条块之间“两张皮”等弊端依然存在,机关人员偏多、基层服务弱化、动力活力不足等问题仍很突出,只有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管委会机关机构调整、区镇街园一体化管理等改革举措的深化,才能进一步打破临港开发区现有的“行政性障碍”,全面构建既有利于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又有利于推动长远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临港开发区新一轮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这里,我特别强调一点,这次改革,不是简单地回到原来的镇街时代。尽管考虑到历史因素、群众感情,新设立街道的名称、四址范围和下辖村居都与原来基本相同,但在规划建设、财政管理、干部人事管理、行政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