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103
2024年1月
在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3月31日)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这既体现了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有关工作要求,动员全市上下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开拓创新,务实苦干,加快开创我市开放型经济工作新局面,为江阴新一轮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刚才,计市长对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作了全面总结部署,沈市长宣读了先进表彰决定,会上向各开放园区、镇(街)下达了目标任务书,相关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有目标、有思路、有措施,值得学习借鉴。更多资料+微信:nuo180 914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开放型经济工作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在逆势中企稳回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工作成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利用外资再创新高,去年全市到位注册外资首次突破8亿美元,达到8.08亿美元,工商登记协议注册外资达到12.01亿美元。二是对外贸易领跑周边,进出口总额达200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额超100亿美元,达到108.3亿美元,在周边县市中率先实现正增长,全年增幅高于全省和苏南平均水平。三是外经合作全省领先,我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4个,完成境外投资协议额4.77亿美元,继续名列全省县级市首位。四是港口物流再攀新高,新增对外开放泊位3个,江阴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5亿吨、集装箱运量120万标箱。在困难之年能取得以上成绩,实属来之不易。这是全市各开放园区、镇(街)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协同作战的结果,是奋战在开放型经济一线的同志们努力工作、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就做好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抓好开放型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依靠积极抢抓开发开放的机遇,为我市实现经济起飞提供了重要支点,也为全市综合实力持续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江阴昨天的发展依靠主动开放,江阴今天和明天的发展同样需要扩大开放。全市上下务必站在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机遇意识,以更积极的姿态、更振奋的精神、更务实的举措,奋力推动我市开放型经济跃上新的台阶。
(一)要看到,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江阴有需要、有要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江阴的发展站在了高平台上,我们的县域经济处于全省、全国的第一方阵,我市多家企业已成长为百亿级、甚至几百亿级的规模企业。那么,处在高起点、高平台上,靠什么才能支撑江阴下一步的跨越赶超?很重要的,就是扩大开放、深化开放。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我们需要以扩大开放来突破发展瓶颈。虽然江阴的空间较小、能级较低、资源匮乏、市场有限、高端人才短缺,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物资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科技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这为我们突破瓶颈制约、实现跨越赶超提供了一条现实途径。只要我们善于运用全球化的思维、国际化的眼光,努力抢抓开发开放的时代机遇,就一定能实现突破式、跨越式的发展。昆山就是依托外向型经济,走在县域发展最前列;扬子江、海澜、双良等企业就是通过抢占全国全球市场,实现了逆势增长。其次,我们需要以扩大开放来加快转型提升。江阴的产业层次以传统产业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产品结构以原材料加工为主,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能源消耗高、环境压力大、附加值较低等现实问题,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不论是存量调整,还是增量优化,都需要发挥外资项目技术领先、管理先进、利税率高的特点,以外资项目带动产业转型,以外贸订单拓宽市场结构,以对外投资拉长产业链条,等等。此外,我们无论是打造现代化城市、培育国际化企业,还是引育国际化人才、建设节约型社会,都离不开开放型经济的有力支撑。总之,站在高起点、高平台上,江阴对于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要求,不是下降了,而是提升了;不是弱化了,而是增强了。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坚定信心、坚定不移,以更加统一的意志、更加主动的姿态,积极投身到新一轮对外开放的热潮中去。
(二)要看到,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江阴有差距、有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江阴开放型经济日益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我市外贸依存度(进出口/GDP)达到近50%,外资企业国税收入在全市的占比超过1/3。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江阴与周边发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