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095


2024年1月
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3月24日)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X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无锡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形势,总结部署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三农”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为开创江阴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刚才,沈市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都很强,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蔡叶明副书记宣读了表彰决定,表彰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三房巷村、阳庄村、石堰村、新桥镇、农林局等单位作了交流发言,有思路、有目标、有举措,讲得都很好,值得面上借鉴学习。
2013年,全市“三农”战线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目标,转方式、强增收,促统筹、优环境,“三农”工作取得了新业绩。一是富民强村迈出新步伐。全市农村政策助强扶弱,产业布局优化调整,收入结构更趋合理,我市村级平均收入达到1190万元,远远高于无锡的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82元,连续14年保持全省第一。二是现代农业取得新成效。全市现代农业注重园区建设,突出技术引领,优化经营方式,提高产出效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83%,高效农业占比达63%,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全省领先。三是村庄环境呈现新面貌。紧紧围绕“天蓝、地绿、水清”的目标,全市各级狠抓村庄环境整治,先后投资10多亿元,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全市3000多个自然村完成整治,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并获得全省京沪高铁环境整治一等奖。四是农村改革实现新提升。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首战告捷,村账镇(街道)代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社会治理机制不断创新,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五是基层X建得到新加强。圆满完成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组织全体村X组织书记集中轮训,村干部专职化率大幅提升,农村基层战斗力、凝聚力、带动力明显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三农”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汗水,凝聚着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奋斗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辛勤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做好新一年“三农”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更多 资料+微信: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目标和新的任务,全市上下要认清形势、深化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委对“三农”工作的最新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持之以恒地强农业、惠农村、富农民,奋力创造农村改革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新辉煌。
(一)我们要看到,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对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我们江阴来说,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关键是两点,第一是如何推进农业的现代化,第二是如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是江阴农业经过多年发展后进入的一个新的阶段,是相对于传统农业在发展经营方式上的转变。过去我们农业主要是靠天吃饭,现在逐步转变为设施农业、可控农业;过去种田主要是凭经验,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更多是从经验出发,现在是向以科技、人才为支撑的农业发展转变;过去农业是分散的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经营方式,现在是向规模化、产业化、合作化的方向转变;过去农业就是单纯的种植业,现在农业的发展已向农业深加工、农业流通等二三产业拓展转变;过去农业一般只注重农作物的生产,现在是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态的功能、旅游的功能等转变。这就是农业的转型,也是我们要去实现的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江阴通过多年的工业化进程,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相当多的农民不再靠种田为生,这让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成为可能;由于大量的人口向城镇城市集中,也让农村的城镇化成为可能。城乡一体化主要是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五个方面的一体化,这需要通过积极的政策扶持、有效的行政措施来推进。另外,这些年我们江阴在其他许多方面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城镇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必然会对生态环境的绿化美化、文化教育卫生的服务水平、民主法制的健全完善等产生更高的期盼,这也对我们的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要求。所以,我们的农业农村工作一定要根据这些形势的变化去把握,这样工作的针对性才会强,方向和目标才不会错。
(二)我们要看到,当前农村发展面临许多矛盾困难,做好“三农”工作需要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小平同志说得很好,发展起来以后遇到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可能还会多。就我们江阴来说,长期发展当中,积累的潜在矛盾也很多。从集约化发展的要求看,传统的“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已经陷入瓶颈,产业低小散、资源高消耗、环境污染重等问题日益显现。以土地利用为例,村级企业以占全市70%的工业用地,仅创造了全市41%的开票销售、26%的入库税金,亩均开票销售、亩均入库税金,只有全市平均水平的58%和38%。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压力越来越大,解决这些问题也越来越紧迫。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随着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和水资源、生态环境约束的不断加剧,在现有较高基数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