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042


2024年1月
在合肥市面向社会开展机构改革“三定”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3月8日)
刚才,市编办通报了我市新一轮机构改革和第一批开门抓“三定”工作的有关情况。总的来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编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市直各部门认真落实有关规定,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下一步机构改革的全面展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特别是,我们面向社会开展机构改革“三定”评审,应该说在全国是开了先河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接下来,还有一批市直部门的“三定”方案,也将继续接受社会评审,真正以阳光透明的举措来确保这一轮机构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X的十七大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总体布局出发,作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部署。十七届二中全会科学分析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按照中央的要求,这几年,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为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国务院和省一级机构改革已完成阶段性任务。为做好上下衔接,确保政令畅通,解决地方政府体制机制、机构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而且,只有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顺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认真做好全市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确保高质量、快节奏地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合肥经济社会发展迈入了快车道,“合肥模式”及其“合肥速度”、“合肥效率”、“合肥效益”越来越为外界所瞩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肥将逐步进入一个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重要转折阶段,这也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从合肥实际出发,在这个重要的转型期,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努力追求跨越赶超的“合肥速度”。这个“合肥速度”,就是以高度责任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速度,是争当全省乃至中部崛起排头兵的速度,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速度。这个“合肥速度”,背后是人的速度,尤其是我们的干部抢抓机遇、科学发展的速度。造就这样的“合肥速度”,不只是需要广大干部始终保持追赶者的心态和紧张快干的激情,更重要的是需要各级X委政府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加快政府自身的转型提升。这种转型提升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推进社会制度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和发展方式转变,对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都至关重要。从以往的实践来看,深化机构改革是政府自身转型提升的重要途径;而做好部门“三定”工作,又是深化机构改革的基础环节。目前,我们市直各部门的“三定”方案基本上是前些年依据当时的情况制定的。“十一五”以来,合肥的经济体量增大了,产业基础增强了,城市规模扩大了,城市人口增加了。可以说,合肥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快修订完善部门“三定”方案。在这一轮机构改革中,凡是涉及机构调整的部门和单位,都要按照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重新制定“三定”方案;机构未作调整的部门和单位,也要对原“三定”方案进行修订完善,从而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加快合肥跨越赶超和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提供有效的体制保证。
这里,我就工作中需要把握好的问题,再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做好“三定”工作,要紧紧围绕加快职能转变来进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这一轮机构改革的核心任务。各部门在“三定”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要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全面梳理自身管理和介入的事务,把该由自己管理的事项切实管住管好,把不该管的事项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