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150


2024年1月
在广东四市考察学习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11月28日,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我们到广东来考察学习。过去我也来过广东,包括我在无锡工作的时候,带团来考察,以前到了东莞、中山、深圳等地,过去广东尽管经济比较发达,但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比较乱,没有规划,到处是房子,到处是工厂;给我的第二个感觉就是工厂的层次比较低,就是做鞋的、做衣服的、做玩具的;给我的第三个感觉是生态环境不行。但这一次给我的感觉不一样了,可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变化,天翻地覆。这(五)6年,是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我想我们到广东来学习,关键是要学人家的理念、思路、方法、精神、作风。今天交流会,大家讲体会感受,讲回去怎么做,包括对市委市政府下一步工作的建议,讲得都非常好、非常到位,我听了之后很受触动、很受教育。下面我就从我站在书记的角度,看广东之后一些想法,跟大家做一些交流。
一、扬长补短,转型提升,是江阴发展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之后,江阴创造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我一直讲,江阴了不起,江阴人了不起,这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同时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积累了很多发展经验,这些也是我们今后推进江阴转型提升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好的东西要继续发扬、继续去实践。但我们现在要更多认识到我们自身发展中的不足和差距。我们的成绩、我们做得好的方面,不讲,跑不了,但是我们的差距、我们的不足,甚至问题,如果看不到,就不得了。我们今天审视江阴的发展,既要看到成绩,更多的要认识到不足和差距。尽管我们这么多年来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奇迹,十二年保持第一,我到江阴之后,一方面有自豪感,但另一方面感觉有点底气不足。昆山的经济总量、规模,包括现在的经济发展都比江阴好,昆山的产业结构、城市建设都比我们强。即使是张家港,虽然总量比我们稍微小一点,但是人家的城市、营造的环境、后续竞争力也有它的长处。这次广东来看,广东的这些城市也有长处和亮点。人家的长处有时恰恰是我们的不足之处,人家的亮点也可能是我们的盲点,我们一定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别是江阴还处于一个比较好的情况下,必须要有这样的领悟,才能真正触动发展的劲。同时,在扬长补短、转型提升中,我们要进行学习。江阴的基础条件不比人家差,江阴的干部确实很能干,因此别人能做到,江阴也一定能做到,这是我来了以后最深感受。但在现实发展过程中,有些方面人家做了,但我们没做,或者虽然我们也做了,但做的没人家好。这里我要说,在江阴,我们做得不如人家,我们做不好,是没有理由的,哪怕就是新兴服务业、哪怕就是金融创新,我们都得自己去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