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139
2024年1月
在市委工作务虚会结束时的讲话
(2014年12月16日)
同志们:
在岁末年终的关键时刻,我们专门抽出两天时间来召开市委工作务虚会,总结交流今年工作,深入研判当前形势,全面谋划明年任务,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为了开好这次会议,11月中旬,我们布置了市领导的调研课题,深入研究各自分管领域的重点工作。下旬,我们花一天时间对全市今年以来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观摩,点评分析,明确了下阶段项目建设的努力方向。之后,我们又集中四天时间,组织X政代表团赴广东佛山、广州5个区市进行考察,认真学习了先进地区在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从昨天开始,市四套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围绕江阴改革发展的重点,结合各自的调研课题和外出考察的思考,精心准备,逐个交流,做了很好的发言,进一步交流了思想、增进了共识,为市委科学确定明年工作思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两天的交流中,大家有一个共识:今年是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困难挑战集中显现、运行风险显著加大的一年。在这样的特殊年景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产业、城市、生态、民生“四个提升”的总要求,积极应对,奋力攻坚,扎实做好稳增长、促转型、抓改革、惠民生的各项工作,保持了全市经济社会稳健发展、各项事业协调并进的良好局面。这些,在相关领导的汇报和发言中已有体现,在此基础上,我觉得有五个“很不容易”:一是在宏观环境十分困难的年景下,经济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很不容易。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不动摇,政企联手科学应对,一手抓当前,逐月分析通报、加快项目建设、防控金融风险;一手抓长远,引导企业转型、强化招商引资、做强园区载体,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重特大项目招引实现突破,华泰汽车变速器、中芯国际集成芯片等项目落户江阴,企业运行稳定,没有发生区域性经济金融风险事件,主要经济指标能够完成预期目标。二是在财政收支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城市建设取得了新的进步,很不容易。尽管财政收支压力明显加大,但我们始终坚持城市建设的力度不降、投入不减,继续保持高强度、快节奏的城市建设格局。重点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形象初显,江阴大道、海港大道竣工通车,锡澄运河航道整治工程主体完工,老小区、城中村改造三年计划有序实施,征收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城乡环境面貌有了新的提升。三是在困难矛盾交织的背景下,激发了改革创新的持久动力,很不容易。针对发展中的困难和制约,我们找准制约江阴科学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积极探索改革发展的新路径。针对基层发展劲头有所松懈的问题,我们调整了开放园区、镇街绩效考核办法,激发了基层加快发展的热情;针对镇街政府负担重、发展不均衡问题,我们调整了财政管理体制,调动了基层财政增收的积极性;针对企业反映的行政审批慢、效率低等问题,我们实施“三集中三到位”行政审批改革,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等。通过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扎实有效的改革举措,一大批长期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了解决。四是在制约因素多重叠加的影响下,民生改善取得了明显成效,很不容易。面对经济运行困难、社会矛盾凸显、维稳压力加大等制约因素的多重叠加,我们坚持保障发展与改善民生两手抓,市委、市政府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居民收入保障整体提升,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得到了新的提升。五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推进中,作风建设呈现出全新面貌,很不容易。在应对各种挑战、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按照中央、省市委统一部署,坚持X要管X、从严治X,扎实开展X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突出“五检查五解决”主抓手,动真碰硬纠正“四风”,形成了一批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广大X员干部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作风切实转变,凝聚起了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同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一年来,市委统揽全局、沉着应对,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化解制约,强渡难关,较好地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市人大、政府、政协各司其职、狠抓落实,卓有成效地推动各项工作,凝聚了改革发展之力,保持了和谐稳定之势。广大企业家积极应对、创新创业,有力确保了全市产业经济的稳健运行。特别是在座的同志,承受了比过去更大的压力,付出了比过去更多的辛劳,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担当负责,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全市上下这种精诚团结、创新有为、拼搏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总结、继承和发扬。
关于明年工作的思路,大家已经作了深入研讨,下一步我们将召开市委全委会进行部署。在这里,我想就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再简要强调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宏观形势,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谋划好、推进好全年工作,必须对当前的宏观形势有一个清醒而准确的判断。应该看到,当前不管是外部发展环境,还是江阴工作实际,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我们原来习惯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已经越来越不管用、越来越不奏效。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新常态的认识和判断上来,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全力以赴抓好江阴的各项建设,确保江阴在新一轮发展中抓在前、走在先。
一是发展方式深刻转变。随着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