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266


2024年1月
对标国际一流全面改革创新 以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成都走向世界
在成都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9年2月11日)
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市委市政府召开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国际一流,聚焦企业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改革创新,培育国际化投资生态和经营环境,创造强大的全球高端要素集成能力和优势资源整合能力,努力走在新一轮西部大开放大发展前列,为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厚植战略竞争优势和永续发展动力。
一、聚焦时代大势,准确把握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的战略考量和时代价值
以历史眼光回溯全球现代化进程,世界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发展史。从微观视角切入,企业是城市的经济基础,一座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最终都要落脚到市场主体的成长发育和全球竞争力成长上来。从宏观的视角俯瞰,不同的战略选择和政策环境会迟滞或加速现代化进程,与时代大势同步、与投资愿望同向,就会积聚城市发展的正能量。从辩证的视角把握,宏观制度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的交互作用是贯穿现代化进程始终的鲜明主线,营商环境的好坏优劣直接决定现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新进企业的层次与品类、集聚要素的质量和规模,进而影响一座城市的国际显示度与核心竞争力。
由此可见,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走向世界的名片,是城市参与全球合作的核心竞争力。当城市的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就要求作为生产关系重要内容的营商环境与之相适应。惟有牢牢把握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宏观趋势,主动遵循城市、经济、企业的发展规律,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才能持续提升生产要素聚集能力,支持企业拓展市场边界和经济版图,凝聚起推动城市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以时代眼光把握成都发展现实方位,历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积累,成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快速跃升,正处于由区域中心城市迈向国家中心城市,进一步积蓄冲刺世界城市能量的关键节点。2018年,全市GDP达到1.53万亿元、进出口总额4983亿元,分别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3位和第7位;新增市场主体54万户,累计市场主体227万户,均位列副省级城市第2位。如此庞大的市场消费潜力和如此快速的市场主体增量,必然会快速提升城市影响力和企业竞争力。一些世界级企业会敏锐地捕捉经济体快速增长带来的市场机遇,进而主动寻求与城市开展全方位合作。一些有竞争力的本土企业也需要借助城市崛起之势以实现在更大范围、更大市场配置资源、运用市场的战略目标。这是市场规律使然,也是被先发城市发展所证明了的经济规律。
2018年,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85家,但绝大部分是以分公司的加工基地、办事处、经销商等形态存在;成都规上企业11678家,但有境外投资的企业仅740户,这与成都的经济规模是极不相称的。为什么很多世界500强企业不把中国的总部、主要的生产基地、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发基地放在成都?为什么成都没有产生在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企业和企业家?深入分析根本原因,还在于成都的经营环境、营商条件还不具备承载世界500强企业区域布局、重点布局的环境和基础,市场体系还不足以支撑其在全球运用资源、运作市场。更多资料+微 信:
有鉴于此,市委市政府将今年确立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就是致力于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引导全市X员干部树立全球思维增进国际视野,引导成都企业和广大市民增强国际意识提升国际素质,大力度推动走出去招大引强吸引企业在蓉发展,大力度支持成都企业开疆拓土、发展壮大。各级各部门要增强ZZ担当、遵循客观规律、坚守战略定力,对标国际一流,全面学习追赶超越,对标企业所需改革创新提能,努力建设与城市经济规模国际排名相称的营商环境和市场化水平,为企业创造强大的全球高端要素集成整合能力,为城市借新一轮西部大开放大发展之势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争先进位、聚势赋能提供强大的软环境竞争力。
二、聚焦关键环节,准确把握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更多资料 +微信:
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法规、政策、效率、理念、文化等要素新旧更迭、交互作用的系统工程,必须紧紧抓住关键环节,纲举目张积厚成势。
纵观历史现实,营商环境建设的内容和评判标准不断更迭演进。深析演进历程,虽各有侧重,但指标评价体系主要聚焦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三个维度,评价尺度重点衡量企业在创立、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复杂程度和费用成本,聚焦于城市对企业的法律保障水平和市场开放水平,聚焦于商务成本竞争力和人居环境竞争力,聚焦于城市基础设施硬环境和城市文明水平软环境,这也是成都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更多 资料+微信:
国际化是营商环境建设水平的评价尺度,建设是营商环境的永恒主题,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地向“盆地意识”“西部思维”“旧有固习”说不,主动走出西部龙头城市和全川首位城市的“舒适区”“参照系”,以国际视野确定高点站位,对标全球营商环境各领域最高标准,瞄准世界最具竞争优势跨国企业,持之以恒强弱项、补短板、促发展,推动营商环境革命性再造,努力在若干领域与世界最高水平比肩看齐。要坚持“永不停歇、臻于至善”,保持一以贯之的定力、驰而不息的韧性和久久为功的静气,着力破解企业集中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发现一个新问题就着手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