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380
2024年1月
在市委三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2016年1月8日)
这次市委全委扩大会议,书面报告了市委常委会的工作,审议通过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陇南市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试行)》和《中国共产X陇南市第三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决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现在就要结束了。会议审议通过的《建议》,是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市各级X政组织要把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摆到突出位置,联系实际,理清思路,强化举措,抓好落实。下面,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把握新形势,坚定发展信心
谋划一个地方的发展,首先要准确判断这个地方在宏观大环境中所处的位置、状态和阶段,既要站高看远、又要入微入细,既要瞻前顾后、又要兼顾左右,分析判断要有对比性、有参照系,才能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十三五”规划《建议》对我市面临的发展大势、政策环境和困难挑战进行了研判,我们要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这里我想再从陇南的发展环境、条件和动力方面与大家交流一下。更多资料+微 信:
发展环境方面,国际国内大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对我市的经济发展必然会造成影响。但我们还要认识到,市内经济发展还有一个区域性的小环境,如果这个小环境中的经济趋向、发展层次、产业结构等,与大环境没有高度关联,受大环境的影响就较小。例如,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增速下滑是全国性的大趋势,我市经济增速却能逆势上扬、不降反升,这得益于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理念,没有单纯追求发展速度而盲目扩充规模、扩大产能,而选择了生态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是我们最大的优势,绿色是我们最大的本钱。只要我们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有机、绿色、无污染的优势产品,坚持不懈地走稳走好绿色发展路子,就一定能够实现稳定健康发展,极有可能“风景这边独好”。
发展条件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以前说起我们的基础条件特别是交通条件,摇头的人多,点头的人少。从区位上看,我们地处秦巴山区,境内山大沟深、层峦叠嶂,尽管多少年付出了艰辛努力,有了一些改变,但仍然闭塞不畅。现在大家看,武罐高速、成武高速、十天高速通了,兰渝铁路今年要通,成州机场通航指日可待,后面还有渭武、徽两、武九高速将会陆续建成,陇南的区位劣势一下子就变成了区位优势,这个变化是颠覆性的。成州机场将打通陇南与世界的直接联系,兰渝铁路、兰海高速纵贯陇南,形成了中国西部连接南北的经济大动脉,其地位不亚于京广、京沪经济通道,这不亚于省内河西走廊经济带,将会形成新型的“河东走廊”。武九高速再一通,陇南就是名副其实的后花园和旅游高地。可以预见性地说,兰渝铁路贯通后,国家极有可能对西北西南的经济战略重新考量,而我们正处在西安、成都、重庆、兰州四个都市的几何中心,处在连接西北西南的经济通道上,处在成渝经济、关天经济、兰白经济的五小时经济圈内,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夯实发展基础,毫不犹豫地推进向南开放,就一定能够尽快融入周边一体化发展大潮,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发展动力方面,虽然目前投资有所下滑,但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和空间仍然很大。一方面,国家政策性投资对西部贫困地区将持续加大,只要我们盯得准、跟得紧、跑得快,就会获得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我们的基础设施欠账大,特别是城市管廊、棚户改造、供水排污、供气供热、垃圾处理、公共服务等方面,有大量吸引投资的潜力可挖,银行贷款金额大、还款期又长,就看我们能否把机遇抓住,这考验的是我们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只要我们善思谋、敢担当,投资就一定会上去。还有,基础条件改善了,交通区位优势显现了,产业特色优势就彰显出来了,我们的招商引资局面就会发生逆转,到时客商就会到陇南来与我们衔接。当然,我们也要积极主动搞好招商引资工作。
为此,可以预期,“十三五”时期的陇南,机遇大于挑战,动力大于困难,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在《建议》中确定了“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X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牢牢扭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和“八个并重”导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后发赶超,深化实施“433”发展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推进经济、ZZ、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X的建设,把陇南建成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甘陕川结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陇南。这一指导思想,紧跟内外发展大势,紧扣上级决策精神,紧联陇南发展实际,是“十三五”时期陇南发展的总方向、总遵循。更多资料+微信:
二、践行新理念,推动“433”深化实施
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的总指挥棒。“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加快转型发展,关键是把“五大发展”理念陇南化、具体化。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深化实施“433”发展战略。
两年多的实践证明,“433”发展战略引领了全市科学发展、有效指导推进了各项重点工作,用现在的眼光看“433”的战略导向,与国家、省上的政策导向、工作方向是一致的,一些方面实现了高度融合。如当时把扶贫开发放到快速推进之首,与目前中央对脱贫攻坚的空前重视十分合拍,等等。更多资料+微 信: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的“433”发展战略也应该随着政策环境、发展大势、自身条件的变化而辩证地“扬弃”,对着力重点作出前瞻性安排,对推动措施作出精细化配套。如在扶贫开发上快速推进,就要聚焦“脱贫”二字,一切工作围绕脱贫来开展,增强工作精准性和实效性;夯实管理基础,就要摆到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将工作的触角由社会管理延伸到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安全生产等领域;电子商务集中突破,要在不断提升水平的基础上,逐步拓展互联网+的应用范围,带动更广领域的发展;非公经济集中突破,首先要在培育旅游产业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实现突破,引领和推动非公经济发展。两年前,“433”发展战略是先结婚、后恋爱,先上车、后买票的产物,虽然冒着风险,但毕竟我们一起站着走过来了。现在,我们要通过对“433”发展战略与时俱进的深化拓展,使其更加有力有效地指导“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关于四个快速推进:
一是脱贫攻坚要快速推进,在共享发展上迈出新步伐。陇南贫困程度之深、扶贫难度之大全国罕见。近年来,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了近66万群众的贫困问题,创造出了片区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等多种有效模式。但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脱贫攻坚任务还十分艰巨,剩余的64万人口大都分布在自然条件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