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nuo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5 月/5 日/第 006 版心理学
通过“ 五关” 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华东交通大学心理教育中心主任、教授 舒曼
国家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心理健康。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X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某些方面正变得越来越健康。然而,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会感到倦怠和压抑,因此出现旷课、休学或退学。一些被临床医学认定无病的大学生也并非真正健康,因为他们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无法享受日常生活带来的乐趣。从这个意义来说,心理健康包括没有心理疾病并拥有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心理素质,更包括个体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的思路。
当前,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然而,如何构建符合中国文化且独具特色的心理素质教育,将大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及创造性进一步发挥出来?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路径是什么?现实的需求促使我们探寻影响心理素质的基本因素:关系是“ 人文关怀” 良性互动的前提;关心具体的心理需求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关注正向积极的品质是心理素质提升的方向;关键是践行“ 知行合一” 的理念并采取有效行动;内在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为了更好地关照现实生活并走向美好未来。应用“ 关系、关心、关注、关键及关照” 的“ 五关” 理念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提供实践依据,以切实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激发潜能。
关系建立是提升心理素质的前提
人总是生活在关系密切的现实世界里,对归属感的渴望是一种强有力的、持久的动力。这一点从母婴互动中可以发现,关系所带来的归属感是与生俱来的。一旦与母亲分离,婴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不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渴望一种共生状态。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重要的精神营养。一旦从老师那里得到了情感滋润,学生的内心就会变得丰富。学生在某一学科上有卓越不凡的表现,往往是师生之间有一种正向积极的关系。当老师欣赏和信任学生时,他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反应。换句话说,学生也更愿意主动追随欣赏他的人。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对学生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除了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外,我们还要学会赞美。我们都期待被人欣赏,被人赞美。 “ 镜中人” 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自我认知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我们凭借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来认识自己,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