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10 月/25 日/第 007 版专版
处理好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的五大关系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学院 徐磊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X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性质、重大意义与丰富意蕴,进一步明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路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影响深远。全面加强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必须处理好以下五大关系。
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育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为人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基本路径。劳动是促进人的身心解放的现实载体,劳动教育是人的本质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因此,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无论是作为“ 关于劳动的教育”(内容),还是作为通过劳动的教育”(形式),抑或是作为“ 为了劳动的教育”(目的),相较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更具有根本性和综合性。
劳育与其他“ 四育” 之间有所分工、有所区别。“ 五育” 在目标定位上各有侧重,如果说德育修品质,智育长才干,体育健身体,美育塑心灵,那么劳育促发展,重点在于使学生改善劳动精神面貌, 端正劳动价值取向, 提升劳动技能水平, 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劳育与其他 “ 四育” 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以德育为导向、以劳育为根基、德智体美劳“ 五位一体”的培养路径和育人结构,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 “ 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在“ 五育” 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需要全面加强劳动教育,一改长期以来重视智育,弱化、淡化、边缘化劳育等其他各育的倾向,让劳育全方位、全过程地渗透到其他“ 四育” 过程之中,发挥其独特价值。
传统劳动教育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