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语言文字报/2022 年/10 月/19 日/第 005 版课堂· 实践
让学习从浅表走向深入
——以《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郭耀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明确提出:“ 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 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 这说明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几篇文章或阐明某些道理,而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实现由浅表性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变,体现实践性、任务性、合作性的课程特点。本文以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阅读课为例,从五个方面谈谈如何构建深度学习课堂。
了解学情
对学情没有足够的把握, 教学就容易顾此失彼。 如何精准把握学情?笔者从学生的已知经验、遇到的困难障碍、学习方法三方面出发设计教学。
四年级下册教材节选了童话《宝葫芦的秘密》 ,主人公王葆的经历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意义。因此,笔者决定让学生课后开展《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阅读。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接触过童话,感受了童话想象丰富的特点,因此笔者让他们从已知经验出发,进一步了解童话的写作特点。与三年级上册不同,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童话不只让学生感受童话想象丰富的特点,还让他们“ 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的真善美形象”。四年级学生处在由中年段向高年段过渡的阶段,缺乏整本书阅读经验,难以准确感知人物形象。因此,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时,笔者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用搭建问题支架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通过自读、齐读、分角色读、师生共读等环节带学生品读文本,体味童话之妙、感悟人物特质。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了一定了解,做教学设计时才能有的放矢,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
建立互信
教育学家佐藤学曾说:“ 所有老师教学的第一目标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