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想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8 月/11 日/第 012 版专版
高校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困境与路径
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丁佳俊
近年来,X和国家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从“ 六稳” 到“ 六保”,均把就业工作摆在首位,并高度关注毕业生群体就业帮扶工作。稳毕业生就业是国家与高校当前及今后的重要工作,相关部门和机构应从就业精准帮扶政策宣传、协同机制实施、帮扶方式创新等方面精准施策,切实将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现实困境
就业精准帮扶阵地健全,相关能力有待提升。当前,很多高校就业工作重在就业数据统计、就业招聘组织等基础性工作,尚未把就业精准帮扶纳入重要工作内容,也未形成校内外联动、精准到人的就业帮扶机制,就业服务意识不强。还有,当前各高校就业指导师资普遍较为薄弱,成为开展就业精准帮扶的重要制约。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高校校级就业专职指导工作人员数量与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应不低于 1:500,当前很多高校就业专职指导工作人员配比不达标,特别是基层院系,很多院系就业工作是由承担多项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负责。同时,工作人员就业帮扶能力缺乏,具体体现在缺乏专业就业指导培训,具备各类就业指导资格的老师较少,专业能力有待加强。
就业精准帮扶渠道畅通,创新性有待加强。当前,各高校就业精准帮扶形成了以传统的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招聘活动组织、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培训为主的渠道,传统方式惯性较大,创新性不强。一是网络帮扶阵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