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11 月/17 日/第 010 版专版
有效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网络自律精神培育
怀化学院组织部 谢祥刚
2018 年 5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新时代大学生网络自律精神,主要指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准则,并按照该准则自觉提高道德修养,坚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大学生网络自律精神的培育,不仅有利于网络空间的道德重塑,而且利于思想ZZ教育在网络空间中的拓展以及清朗网络空间的全面构建。
提高网络自律能力。大学生是网络自律对象的主体,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大学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学校“ 三全育人” 的氛围熏陶中,实现自身思想意识的转化。网络道德修养的培育需要大学生正确认知、情感认同、磨炼意志、积极行动。首先,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大学生要树牢远大理想,清晰认识网络的积极和消极方面。网络信息获取便利,使大学生眼界更加开阔,沟通交流更加便利,思想更加开放,独立意识和参与欲望更加强烈。与此同时,大学生受一些网络短视频、非主流音乐等负面信息和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其次,大学生对事物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但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