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11 月/17 日/第 008 版专版
推进新兴技术在乡村教育中的应用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智慧教育研究中心 刘军 郭朦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高质量乡村教育是乡村内生发展的源动力,能为乡村振兴持续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保障。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的价值在于“ 以高质量教育培养高素质乡村公民”。“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为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需要系统应用新兴技术,有效推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21 世纪以来,新兴技术蓬勃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及其活动的结构变革。一般而言,新兴技术主要指具有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与机器化特征的新兴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技术等。随着新兴信息技术在乡村教育中的逐渐应用,催生了诸如新教学模式、新教研流程、教育资源新供给形式、教育评价新方法、教育治理新机制等新兴智慧教育技术。乡村教育活动属于系统工程,乡村教育中的新兴技术应用,具有显著的技术属性与系统属性。当前,受益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推进,乡村教育中的新兴技术应用成绩斐然,但仍未能有效缩小城乡间的差距,其根本原因是新兴技术的应用不全面、技术与教育融合不充分,技术性不强,缺乏系统性。为进一步推进新时期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大胆“ 破而后立”,结合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抓住新兴技术应用的结构特征,针对乡村公共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教师专业化发展迟缓、教育队伍结构失衡、教学评价与监测手段落后等现实问题,将新兴技术有机融入乡村教育全系统,重构并打